驻村工作队员要高效履职 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东方网    2023-06-26 16:18
来源: 东方网
2023-06-26 16: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一批批新驻村工作队员从老驻村工作队员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接力棒”,新任驻村工作队员要想接稳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在工作中驻村不仅要“驻身”,更要“驻心”,时刻牢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握紧“接力棒”,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在新起点上交出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放下“身子”,驻下一颗“为民之心”。驻村工作队员具有党性强、懂政策、知识广的个人优势和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但绝不能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切忌不讲规矩乱做主、不顾实际乱表态、不懂民情瞎指挥,否则,不仅容易引发基层反感,更容易造成对立和矛盾,影响驻村工作推进效果。作为对基层工作一知半解的驻村工作队员,要先做“学生”后做“先生”,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农民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坚持做到勤学、多问、善思,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自身优势,为村“两委”做好参谋和助手,在遇事时多建议,做到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要时刻分清主次,和村干部搞好关系,和群众搞好关系,主动融入他们。要切忌“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村子心在机关,要摒弃“杂念”,一心一意为帮扶村谋发展,将驻村工作当成人生中的重要历练机会。

迈开“步子”,驻下一颗“奋斗之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克。作为驻村工作队员,要以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致力于固弱项、补短板,求长效、建机制,下足绣花功夫,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驻村工作队员要把乡村振兴作为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广阔舞台,把驻村帮扶作为接地气增才干的难得机会,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重托干,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全心全意扎根乡村振兴“新战场”,不做“假把式”,争做“真把式”,做到“身”入农村、“心”到农村。

挑起“担子”,驻下一颗“责任之心”。驻村工作队员承担着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仅靠形式上的驻村,难以将工作落到实处。要防止驻村人员“镀金”“混基层经历”等心态,杜绝搞“走读式”“挂名式”驻村。作为驻村工作队员,要紧扣“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工作目标,主动站位、主动担责、履职尽责,找到制约农村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等各种瓶颈问题,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发展致富的康庄大道。要注重发挥派驻单位的帮扶作用,运用好个人的人际关系、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等资源,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村民致富增收出实招、干实事、出实效。要依靠“物联网+”模式,打造适宜网络销售的特色产品,让“绿色、无害、纯天然”食品通过镜头走进人们的视野,利用网络平台助农增收,让当地特色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帮助农户打通销路。

驻村工作队员只有真正放下“身子”、迈开“步子”,挑起“担子”,深入基层、融入群众,“身”至“心”也至,成为名副其实的“助村干部”,才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才能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 李顺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