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重生”样本 城市转型专家团调研黄石

来源:东方网    2023-06-28 10:13
来源: 东方网
2023-06-28 10: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罗义琳) 6月19日,参加新华·黄石转型发展指数发布活动的城市转型专家团来到黄石,走进一线,对黄石市转型发展进行深度调研。

专家团一行调研走访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智控中心、华新1907文化公园、黄石新港港口码头、弘盛铜业有限公司、黄石科技城,了解了黄石矿冶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光辉历程,近距离感受黄石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脉动。

图一 城市转型专家团嘉宾参观华新1907文化公园

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最大落差444米的“亚洲第一天坑”——大冶铁矿采矿场巨坑令人震撼,黄石铁矿人在“石头上种树”,造就了生态修复的绿色奇迹。在大冶铁矿智能管控中心,长43.5米、高6米的显示屏上,采矿、选矿、综合管控尽收眼底,在这里就可以“一键操盘”矿山运行;在华新1907文化公园,矿渣库变身为会展中心,销售科打造成了茶室,维修班转变成网红书店,曾经的华新水泥厂摇身一变成为一座极具现代风格的文化公园;在弘盛铜业,超过1000平方米的集控中心,17个智能管理模块数据,让上传下达在瞬息之间完成。据介绍,弘盛铜业引进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工艺,铜精矿经“双闪”工艺,只需要4到5秒,就可以生产出高品位的粗铜。

  图二 城市转型专家团在弘盛铜业有限公司调研

专家认为,作为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黄石坚定不移走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以产业转型引领城市转型,积累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转型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财经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范毅认为,黄石的传统工厂搬迁不是“一搬了之搬了之”,而是将原有的工业遗产留存下来,成为城市的记忆。同时,也将工厂和现有城区紧密融合,注入新产业、新业态,将传统的旧工厂改造成为旅游、文创产业的聚集地,这对于全国老工业城市的转型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对于城市转型发展而言,产业是最核心的,既要‘无中生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也要依靠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让‘老树发新芽’。我们调研的大冶铁矿智能管控中心、弘盛铜业就是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典型代表。下一步,黄石要促进资金、人才、教育一体化,支持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滕飞说。

“黄石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企业,至今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与这些企业在绿色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是离不开的。绿色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是这些老企业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说。

“近几年黄石市变化很大,黄石在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黄石转型发展所体现出来的愚公精神和创新精神令人震撼,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