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智慧司法亮相2023政法装备展

来源: 东方网
2023-07-11 16: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0日,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在北京举行,为各政法单位、科技企业搭建经验与技术交流的平台,旨在推动高新科技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科大讯飞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法律咨询场景、智能辅助办案全链路创新应用以及在司法辅助事务集约化、大数据监督方向的最新解决方案亮相,展现科大讯飞在赋能司法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促进司法公平正义方面的建设成果,共同谋求法治中国的数字化建设之路。

  “星火”助力司法智能化突破

“请帮我基于以下信息生成一份起诉状”。在展览会的现场,一名观众正在试用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自动生成起诉状。根据口述的一段事件经过,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立即生成了一份包含事实理由、诉讼请求、证据等必备要素及格式的诉讼状,这是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对司法业务智能化提升带来的突破。

近半年,基于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在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等方面的基础能力,科大讯飞对司法认知大模型不断探索和验证,未来将着力于民事纠纷中为百姓们提供知识问答和法律建议,帮助百姓起草法律文书;面向法官办案,利用大模型的多模态输入能力实现从卷宗中更全面、精准地提取关键信息;在庭审环节,利用大模型对语音识别的全文笔录进行自动精简规整,大幅减轻书记员在笔录制作上的工作量;在辅助裁判文书的编写上,通过输入全卷宗材料进行深度理解和推理,可以给出裁判建议和相应法律条款供法官参考。

一直以来,科大讯飞不断夯实智慧司法的能力底座,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为核心,为司法行业带来了司法语音、司法图文、司法认知等多项技术能力。面向庭审、调解、听证、会议等多场景打造AI平台,提供定制化智能辅助工具,满足司法办公办案丰富多样的数字化与智能化需求;面向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纪检监察等领域,提供司法辅助事务数智化和数字法治监督等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司法行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科大讯飞智慧司法已为全国31个省(市)司法机关提供能力支持,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得到成熟应用,有力推动了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政法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赋能司法工作模式转型升级

此次展会,科大讯飞带来了两套创新解决方案:司法辅助事务数智化解决方案和数字法治监督解决方案,赋能司法从业人员形成大数据思维、推动工作模式向数字化升级,促进司法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司法辅助事务数智化解决方案以提升审判质效为导向,通过构建辅助事务集约化中心与覆盖“诉审执档”全流程的数字化流水线,重塑辅助事务组织架构、创新人机协同服务模式、深化辅助人员管理,助力法院实现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审判效能。

在合肥高新区人民法院,集约化运行一年以来,该院法庭利用率从原50%提升至70%以上,平均审理时间从原71天缩短至33天;2022年该院法官人均结案数从2021年的578件提升至1212件,位居全省第一。

数字法治监督解决方案以应用驱动数据源头治理,打造“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到系统治理”的大数据监督新模式,通过对多元异构数据的解析、管理和可视化低代码数据建模技术,实现从海量数据中构建数字模型、挖掘监督线索、开展线索研判,支撑大数据监督,促进社会综合治理。

目前,数字法治监督解决方案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开展应用与探索,在数据治理、模型建立、运营服务等诸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已配合业务人员建立了几十余种监督模型,累计归集治理法院数据、检察数据、纪委数据、政务数据4亿余条,辅助支撑4000余条线索研判。

辅助司法办案全流程数字化

科大讯飞通过司法人工智能感知和认知等能力,面向司法办公办案全流程场景,实现了卷宗全生命周期无纸化流转与质量监督,并为立案、阅卷、审理、文书写作、归档等多场景多环节提效提质,全面助力提升办公办案效能。

面向法院、监察委、司法行政机关,科大讯飞打造了电子卷宗智能管理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卷宗管理服务能力。在立案后,电子卷宗智能管理平台包含卷宗编目归目、智能审查与修正、智能辅助阅卷等功能模块,实现电子卷宗编目归目、电子卷宗质量检测、卷宗材料智能优化、卷宗内容全量检索、多页卷宗智能对比、电子卷宗智能批注等特色功能;在审理后,平台能够实现一键归档,并实现质量监督和案件全流程可视化。

面向法庭、调解室、谈话室、会议室等各类司法办公办案场所,围绕审理全流程提供全场景语音一体化能力和伴随式、智能化庭审辅助特色应用,助力审理质效提升。以法庭场所为例,科大讯飞结合办案需求进行场景模式创新,打造了融合互联网庭审、无书记员庭审、智能语音庭审等模式,目前无书记员庭审模式已在上海、天津、安徽多地法院推行。

当前,科大讯飞助力司法数字化转型正朝着多层次、全方位、更智慧、更高效、更为民的方向纵深发展。科大讯飞副总裁、司法业务部总经理雍文渊表示:“未来,科大讯飞将继续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在司法领域的深度应用,让司法工作在数字时代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