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区域协作新篇 洪山区消费帮扶建始农旅体验馆揭牌

来源:东方网    2023-07-21 15:00
来源: 东方网
2023-07-21 15: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5日上午,在武汉市洪山区和恩施州建始县两地政府的共同支持下,武汉市洪山区消费帮扶建始农旅体验馆举行开馆仪式,洪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田,恩施州人民政府驻汉办事处主任符金操,建始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永红,建始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琬婷、洪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喻红平为体验馆揭牌。

image.png

洪山区消费帮扶建始县农旅体验馆揭牌仪式

开馆仪式上,恩施州政府办公室综合五科科长王庆喜、建始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以明、建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玉华、建始县供销社主任黄克矩、建始县人民政府驻武汉办事处主任崔绍才、建始县驻武汉市流动党员第一支部书记彭建华参加巡馆活动与武汉市洪山区和建始县对口帮扶合作座谈会,来自武汉恩施商会、武汉巴东商会、武汉市流动党员第一支部和广大武汉市民共同见证了开馆仪式。

座谈会上,李田表示,洪山区消费帮扶建始农旅体验馆是落实洪山区对口帮扶建始县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成果,洪山区和建始县两地一家亲,洪山区将按照“建始所需”“洪山所能”“合作共赢”的原则,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推动洪山区帮扶建始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image.png

洪山区和建始县相关部门就消费帮扶工作座谈

揭牌仪式上,李玉华向广大武汉市民重点推介了建始丰富多彩的富硒农产品和文旅资源,建始地处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的富硒生物圈,特色资源富集,素有“富硒王国”之称。

建始县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农文旅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擦亮“康养金地”“和美建始”金字招牌,李玉华希望借洪山区消费帮扶建始农旅体验馆开业的契机,感谢洪山区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对建始消费帮扶工作的支持,也诚邀武汉广大市民到建始县来康养避暑,共享清凉夏天。

image.png

李玉华在体验馆推介建始特色产业

武汉洪山区消费帮扶建始农旅体验馆负责人黄波表示,该体验馆是建始县在洪山区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展示的推介窗口,黄波希望依托该体验馆每年为建始县销售1亿的农副产品和文旅产品,通过市场渠道把老百姓的农副产品卖出去,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把建始的农产品带给武汉市民,把武汉市民带去建始康养避暑,实现洪山区和建始县两地的“城乡互动”和“农旅融合”。

在农旅融合上,建始卧虎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依托建始县“康养金地”金字招牌和“八百里清江、最美在景阳”的清江画谷景特色文旅资源,在官店镇红沙溪村、景阳高撩村、大树垭村、廖家坦村四个村发展了1000亩藤茶基地,实现了茶旅融合和城乡互动,致力于把建始县景阳镇、官店镇、花坪镇沿线的清江流域打造成为藤茶康养小镇——中国藤谷。

image.png

茶旅融合——建始正在打造的中国藤谷

建始县山水风光秀美,胜境迭出,已建成野三峡、地心谷两大4A级景区、朝阳观3A级景区,境内有黄鹤桥峰林、恩施地心谷、巴盐古道、蝴蝶崖溶洞、鸡公岭飞拉达攀岩基地等网红景点,获评“湖北旅游强县”和全省最具价值旅游目的地,是恩施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区域和板块,是理想的居住地和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image.png

  八百里清江建始景阳蝴蝶崖段

在富硒农业产业发展上,建始县高度重视富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主要涉及土豆、水果、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类型,共有硒产品基地64.8万亩,其中,硒土豆25万亩、硒玉米25万亩、硒水稻5万亩、硒水果1.5万亩、硒魔芋3万亩、硒茶2万亩、蔬菜4万亩、其他硒特色作物基地1万亩。

建始县按照集中打造五大富硒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的要求,建设了以业州、长梁、红岩、花坪为重点的富硒猕猴桃示范基地2万亩;以三里、高坪、长梁、景阳、官店、茅田为重点的富硒茶叶示范基地2万亩;以高坪、花坪、业州为重点的标准化富硒蔬菜示范基地2万亩;以官店、龙坪为重点的高山富硒蔬菜基地2万亩;以高山乡镇为重点的富硒土豆示范基地5万亩,同时,大力支持花坪大洪寨富硒水稻基地、景阳镇富硒草本咖啡和藤茶基地、茅田富硒贡菊基地等为硒食品加工提供原材料保障。

近年来,建始县聚焦“康养金地”“和美建始”发展定位,这里生态气候优良、山水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富硒产品丰富、旅游资源富集,注定了建始县是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黄金宝地,建始历来被誉为“金建始”,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建始县“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金字招牌,这也是全国首个被授予这一称号的县市。(陈仲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