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通过国际领先评定?新素食植物肉引领健康未来

来源:东方网    2023-07-25 09:38
来源: 东方网
2023-07-25 09: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7月17日新素食植物肉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新素食与北京工商大学共同完成的“中国特色植物肉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成果评价为主题,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谢明勇院士、任发政院士、邵薇副理事长、郭顺堂教授、王靖研究员、木泰华研究员、谭斌研究员共同参与评价。

会议共识新素食植物肉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创新技术方面已经领先国内外企业。此前,该项目发表论文共计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8件。

汇聚创新力量 领航千亿级植物肉市场

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减碳”正在走上消费者的餐桌。植物肉与传统畜牧业生产相比,不仅可以降低激素、抗生素、人畜共患病毒、寄生虫、嘌呤、胆固醇等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节省水、土地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吸引了环保人士和健康消费人群。动物在生长中仅摄入饲料的1/4蛋白成为食物走向餐桌,其余3/4则由于动物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物转化无法获取。为了使目前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提高农作物直接作为食品走向餐桌的比例,发展植物蛋白替代肉产品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产品消费国,植物肉的赛道天花板高、市场空间大。Euromonitor曾预测,2025年中国植物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42亿美元。

前瞻技术多点突破 开启产业健康未来

新素食中国特色植物肉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创建了定向多级湿法挤压技术,实现了大豆蛋白与多糖高效重组组织化结构,有效提高了植物肉肉质纤维维度,减少了豆腥味;创制了植物肉生物酶高压场耦合重构技术,使块状植物肉实现“肥瘦”自然花纹,可有效调控风味与油脂充填,提高了植物肉天然风味物质的均匀分布与咀嚼多汁感;创建了大豆蛋白质与多糖凝胶的块状模拟脂肪、肉皮加工技术,使产品具有更真实的组织感,有更好的烹饪和储运适应性。

项目首创了中国特色块状植物肉加工的万吨级生产线,研发了稳定控温重组挤压机、植物肉固液物料混合机等核心设备,生产线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超过70%。

转化创新成果 赋能行业发展

新素食植得吃研发的植物肉食材系列产品,是专为中国人打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肉新食材,核心产品植物“五花肉”、植物“酱牛肉”、植物肉“午餐肉”,整块食材模拟动物肉口感、烹饪方式、营养价值等,全方位打造营养健康、成分安全、肉质拟真、风味优良、更适合中国餐桌的植物肉新食材,树立了植物肉品类新标杆。

  发挥创新研发优势 开拓植物肉健康营养新时代

纵观古今,创新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素食植物肉在生产技术层面的创新成果,不仅推动着中国特色植物肉行业的发展,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健康的实际应用转化的重要一步。新素食自2020年成立至今,持续坚定的与北工商合作,在中国特色植物肉制造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突破,持续壮大中国植物肉行业“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力量,提升植物肉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未来,新素食将继续承担植物肉行业责任,发挥全球领先创新研发资源优势,开拓植物肉健康营养新时代,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植物肉产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