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邦汽服:构建车险理赔风险数字化服务闭环

来源:东方网    2023-07-27 11:32
来源: 东方网
2023-07-27 11: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7月17日-20日,一年一度的“2023乌镇保险科技节”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邦邦汽服副总经理刘志远与技术中心资深总监李泽林一同应邀出席这场国内顶尖的保险科技盛会,与数百位行业领袖、学术界专家及千余名嘉宾共话保险科技的前沿探索与实践,为中国保险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动能。

在7月20日的“车险科技与车生态创新大会”中,邦邦汽服副总经理刘志远以“车险理赔风险数字化闭环解决方案探索和实践”为题进行专题演讲,围绕车险数字化发展趋势、全场景风险防控与新能源理赔数字化创新服务等展开深入解读,全面展示邦邦汽服连接保修配生态,打造车险理赔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思考与布局。

以产业思维链接上下游 打造数字化闭环生态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演进,行业的竞争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是同行的竞争,而现在正在逐步演化为产业链体间的竞争。特别对于车险行业,在车险综改政策驱动以及新能源车迅猛增长所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之下,车险已逐步进入“微利时代”,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基于客户的需求与满意度,优化产品模式、改善成本结构、提升自身经营效率成为了每家险企面临的课题。

从客户角度,在车险理赔场景中客户关注的早已不局限于查勘、定损、理算、核损和赔款环节,更包括了车辆维修、配件更换等全链条的服务质量;同时,从保险公司自身风控角度,也已开始将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向上向下延伸。对此,刘志远表示,保险公司要做好理赔服务和成本控制的闭环管理,需要从产业视角,整合链接上下游资源,形成在资源、信息与利益上最大协同的产业链体,从而最大化提升产业效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大会现场,刘志远向现场嘉宾全面展示了邦邦汽服运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围绕车险理赔查勘、定损、定价、维修、回收、质检等全链条重要环节所打造的车险理赔风险数字化闭环解决方案。其中,在查勘定损环节,邦邦汽服所建立的智能定损技术和车险理赔智能风控系统已在多家机构上线运行,有效提升了理赔数字化风控管理能力;在定价环节,邦邦汽服不仅围绕保险理赔定价体系建立了全品质配件价格矩阵,更依托上亿级配件动态价格库等,为行业提供了价格智能查询、价格智能诊断与本地化价格等服务,合作保险公司已达20余家,助力理赔定价有据可依;在维修与回收环节,围绕事故件换新、修复与回收所打造的“驾安配”、“邦修配”、“邦收配”平台均已实现全国覆盖,配合全国首创的“认甄”配件溯源与验件服务,有效解决了配件品质争议,提升了保险公司换件风险管控能力。截至目前,邦邦各项数字化服务已累计为行业减损近300亿元。

把脉“新痛点” 布局新能源车理赔数字化服务

步入2023年,新能源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与此相呼应的是巨大的新能源车险“蓝海”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最大财险公司人保财险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达206亿元,同比增长72.7%。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理赔端,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同时后市场尚未形成统一的新能源维修标准与数据支撑,变相推高了查勘、定损、维修等环节的成本;而在承保端,因理赔定价高,限制了承保端的定价能力,导致承保面临发展和盈利的两难。

围绕新能源车险理赔面临的“新痛点”,刘志远在现场向与会嘉宾重点展示了邦邦汽服布局新能源汽车服务生态,在新能源理赔风控、新能源动力电池估值检测与回收维修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在新能源车理赔查勘环节,邦邦汽服依托 “新能源汽车网联数据”、“保险大数据”、“车辆商业运营平台数据”、“车辆技术信息”等多维度数据,创新打造“新能源反欺诈服务”,通过输入VIN码、出险信息,便可实时查询新能源车辆案件风险报告,辅助进行新能源汽车运营风险筛查、历史非本次故障风险筛查、倒签单风险筛查、案件真实性筛查等工作,有效提升数字化风险防控能力。(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以上查询需要取得客户授权才能使用)

在动力电池换修判定与维修服务环节,邦邦汽服依托“新能源汽车网联数据”、“动力电池厂商技术信息”等,建立动力电池损伤诊断模型,结合动力电池换修判定规则,提供动力电池的换修判定建议,并通过整合线下服务资源,提供动力电池修复服务体系。此外,邦邦汽服基于“动力电池在线诊断”,建立动力电池线上估值模型,可在线查询事故车辆动力电池的残值报价,并可根据系统的估值报价,提供动力电池兜底回收服务。

未来,邦邦汽服还将加速建立新能源配件供应体系与维修连锁服务体系,持续推动保修配产业链体的深度融合,延伸保险服务价值链,为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