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实施“千万工程”,“虻虻哒”助力畜禽产业乡村振兴

来源:东方网    2023-08-04 11:05
来源: 东方网
2023-08-04 1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科学院将实施“千万工程”与推动畜禽产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绿色农业,成立温牧科农黑水虻产业化团队,致力于生态环保养殖创业项目----黑水虻资源化利用产业。

“虻虻哒”的小虫,却能发挥大大的绿色能量。黑水虻作为新兴资源,被誉为世界环保卫士、自然界的“清道夫”,喜欢取食禽类粪便和厨余垃圾,同时使它们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条途径。此外,黑水虻是畜禽、水产品蛋白饲料的来源之一,虫砂经过二次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或花木营养土,也可通过萃取设备制成生物粗蛋白粉及粗油,市场前景广大。

温牧科农黑水虻产业化团队已建立黑水虻养殖综合体1个,并成立温牧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富养有机质浆料中的易腐有机物,实现对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所产生的黑水虻昆虫蛋白和虫砂作为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生物有机肥等销售,实现产业循环,该产业项目完全满足《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要求。

3年来,团队公益服务养殖场、饲料厂150个。开展技术指导2150余次,受益2000余人。政府和市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缓解粮食短缺问题、绿色畜禽养殖问题。团队目前已与50多家畜禽养殖户、饲料厂签订定购协议,总金额达197万元,市场前景广泛。

负责协调联合国粮农组织昆虫项目的联合国官员保罗·旺托姆表示,黑水虻技术最大的潜力将是动物饲料领域。他指出,在未来20年每年售出的大约1500万吨蛋白质中,昆虫的占比有望达到10%。在他看来,昆虫将取代鱼粉,还将成为大豆粉的补充。

据悉,温牧科农黑水虻产业化团队以“绿色养殖、生态环保”为宗旨,采用“基地+养殖户+饲料厂”的模式,基地提供“鲜虫+加工产品+技术服务”,通过技术优势保证自我造血盈利,开辟了一条资源化、无害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之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与推动者。温牧科农黑水虻产业化团队未来将会充分利用“虻虻哒”,让它们成为解决“人畜争粮”的绿色农业“密码”,成为解决畜禽粪便“还世界一片蓝天”的“环保卫士”!

张夏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