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产网络悬疑剧逐渐发展,以其制作门槛和成本较低、文学改编的环境较为宽松等优势逐渐闯入市场,走向大众。《法医秦明》《隐秘的角落》《无证之罪》等网剧在口碑上广受好评。但是网络悬疑剧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如剧本模式化的剧情、人物性格单一且脸谱化等等,致使悬疑网络剧无法冲出悬疑圈,进而走向更大的网络市场。
“《开端》具有多种类型剧特征,又未囿于任何类型剧的固化模式”。《开端》作为2022年热播的悬疑网络剧,解决了悬疑剧难走进大众市场的难题,引起国内观众广泛热议。其改编于作者祈祷君的同名长篇小说,主要的内容是江州大学生李诗情和游戏师肖鹤云先后进入到公交车爆炸的“循环”之中,在一遍遍的循环中以打破循环并解救公交车上的所有人为目标,二人经历了相识相知再到携手破解循环,其中穿插展现公交车上各色人物的性格和人性并融合了爆炸、无限流、拯救世界、时间循环等众多的悬疑元素。《开端》作为国内第一部以循环为故事主要设计的悬疑网络剧,无论是在整体拍摄风格方面、剧本设计方面,亦或是赵今麦与白敬亭两位明星和其他演员的演技方面都可称优秀,而电视剧的火热促使大众察觉到其背后的社会事件。在叙事层面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风格,融合了丰富多样的悬疑元素来营造氛围,而且以其精良扎实的剧本内容使情节时刻保持着紧凑感,牢牢把握住观众的视角与观看兴趣。
一、叙事策略:“循环”基调与人物类型化
《开端》这种循环的基调并不是其独创的,国内外均有涉及到无限循环的题材,但是能将这种题材与国内悬疑推理类型的电视剧相结合并且“破圈”走向大众,这其中就是《开端》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传统的悬疑剧集往往是采用“闭环”的叙事方式,但是《开端》借两位男女主之口将观众也带入到全知视角中一起寻找最终解决问题的“答案”,将观众的审美与观感体验吸取到情节发展之中,形成一种吸引观众的特殊方法。“真正让《开端》成为焦点的原因是其情节设定引人入胜”,整部电视剧的发展是尽力拜托传统套路化的,而是尝试在建立“循环”的逻辑下营造现实气氛,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在这15集简短的剧情中,浓缩了原本改编小说20余万字的创作内容。累计循环了23次,这种循环与悬疑推理的观感满足了观众对电视剧观感新异刺激的需求。
如今经济不断发展,暗含的消费主义也潜入到电视剧文化价值观之中,以展现富人高消费并隐藏社会中穷人的剧情来输出消费主义文化。这种劣质电视剧中的人物设计往往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传播虚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但是在《开端》中我们可以看到贴近真实生活的普通人,感受到剧情故事就类似于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两位主角在历经一次次循环之后,不仅时间上每次能提前一分钟“醒来”,空间上他们每次经历爆炸后或者入睡后都会保留上次训循环的记忆,将这种记忆带入到下一次公交车营救之中。“与以往的穿越剧不同,剧中的主角与配角不再是天赋异禀的人物形象”,剧中的肖鹤云与江州大学生李诗情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也会表现出退缩与无助。在剧中他面对警察的严格审讯下,他只想早点这一切,回到本该去往游戏公司的行程中。以暴制暴的游戏元素迫使肖鹤云进行更改,但这也许正是他设计游戏的初心。
作为游戏的设计者,肖鹤云清楚这场循环的规则以及解决办法——在严格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做到不损失任何一人的生命并同时阻止炸弹的引爆。在高档餐厅之中,两位主角内心知道循环之后一切即将重来,所以选择享受当下,利用循环的特点放飞自我。这体现出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二人的小情绪和想法更贴近观众的生活环境,更能体现人物的立体化效果。主角处在某种全知视角,因此主角与配角之间的互动应存在一定的差别,同时配角的性格特征应基本保持固定,减少影响观众对人物的性格记忆。公交车司机王师傅在剧中基本很少发言,观众往往认为他沉默寡言。但是伴随着剧情发展,他曾经见义勇为和内心经受的苦难也浮现出来。这种配角并不是只能推动剧情,而不能花篇幅去认真刻画的工具人形象,相反《开端》通过循环的一次次经历之后,将剧中出现的大小主角配角的人物形象都刻画的非常立体,营造现实世界的观感和体验。
二、社会意义:身份认同与营造集体情感
整部剧集以其现实感的情节与焦点化的情感等将观众带入到对剧中人物的身份认同之中,并随着剧情的发展酝酿观众的集体情感,更升华了《开端》结尾的社会意义。“善良不是一种廉价的美德,它是要跟能力相匹配”肖鹤云对善良的定义是这样的。但面对单纯的大学生李诗情,二人在一场激烈的讨论之后达成共识,统一认为善良应当是要解救公交车上的全体乘客,认为这是善良所必须的。而这一点也是《开端》电视剧的整体立意,这个世界仍然有人相信善良并为之付出生命。剧集中从前中段开始展现普通人的生活视角。马叔叔为了让孩子吃上西瓜,带着沉重的西瓜从老家一路送到孩子公司。在路上还担心被其他人抢,还用袋子装起来藏着,这体现的正是老父亲对长大后的儿子的殷切关心和思念;工人老焦为了生活住在简陋的车库里,为了供女儿读书而每天省吃俭用。听到李诗情需要卫生巾时,老焦从破旧的行李箱中默默为李诗情提供给原本为女儿准备的卫生巾;小伙子卢迪在公交车上可以隐蔽自己,保护着书包里的小猫。他因为母亲对自己的过度保护时常和父母产生争吵,迫不得已在外面租了一间小屋已安置自己的爱好;公交车上随时直播的“一哥”,看似不务正业但是内心却为了梦想付出过努力,认真的对待生活,默默承受着普通人民生活的不堪与辛酸……这一幕幕的细节让我们体会到了《开端》不断挖掘人物的现实感和价值,细致的人物设计也将观众带入到情景之中。
“叙事将所有的情绪归于同情”,公交车上拖着一麻袋西瓜的焦叔叔,为了能让儿子吃到乡村的西瓜不远千里。这种父子之情唤醒了观众的同情之感,让观众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迟迟不回家而产生的深深思念之情,给观众营造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真情实感的生活状态。当结尾揭露王萌萌发生意外时,网络上的吃瓜群众展现出了“网暴”的恐怖形象。网友们由于对事实真相的不了解以及“群体无意识”的状态而纷纷指责王萌萌,直到事后才知道公交车上的情况。王萌萌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在遭遇欺负时难免做出激烈行为。而这几句简单的恶语,汇聚之后却足以使得当事人心寒。这种事件使得观众融入到愤怒和同情的集体情感之中,更加深了对王萌萌受害的情感理解以及对公交车色狼的痛恨之情。而王萌萌被害之后,身为父母的的陶老师和王师傅寻找公交车公司进行争论,但是领导却一直搪塞阻碍,害怕影响公司形象。也正由此,王师傅内心形成了复仇的焰火。以至于伙同妻子一起不顾警察的阻拦,要为发生意外的女儿复仇。
三、结语
“与传统电视剧相比,网络剧是互联网时代衍生的产物”,网络剧无论是在剧情内容、题材种类层面,亦或是整体互动性和便捷性,都更符合时下大众碎片化时间的观看体验,更符合网络的发展变化。与传统的篇幅较长的电视剧相比,《开端》这部只有15集的悬疑电视剧的容量中,不仅展现出了丰富且立体的人物画卷,而且对人性的善与恶进行了艺术性的加工与呈现,亦借此引导观众对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反思现实。《开端》在网络上的成功正是反映出网络剧能成功出圈,成为优秀作品的必要点:扎实的剧本创作与内容、成熟理智的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和对人性善恶批判的现实问题等。
“《开端》启发我们,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一定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但《开端》并非十全十美的电视作品,其中也有未来相关行业可以改善之处,许多观众认为这部电视剧的结尾处理比较不尽人意。悬疑类网络剧不仅要在创作伊始吸引观众,确保观众保持紧张感和刺激感,在故事结尾亦要带给观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观感效果。但毫无疑问,《开端》成功的为国内悬疑网络剧拓宽了发展方向与空间,同时也为未来创作者提供了启示与经验。(作者:王一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王一,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