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暖人心, 调研以致远

来源:东方网    2023-08-18 16:55
来源: 东方网
2023-08-18 16: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延时服务正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地课后服务需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用心服务,为爱延时”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实践团队利用暑假时间展开深入调研,积极探寻我国课后延时服务优化的策略。扎根理论研究,实践团队面向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针对学生、老师、家长进行了进一步访谈,加深实践团队对延时服务这个现实问题的思考,助力探求延时服务的优化道路。

在与学生、老师、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实践团队真切感受到一些主体对延时服务必要性、成效性的肯定。我国职工工作时间和中小学生放学时间的错位,使得职工家庭在接送子女方面存在着现实困难。尤其对于离乡打拼的双职工家庭而言,由于大多缺少祖辈家庭成员的协助,“接送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延时服务对于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有重要意义。同时,团队也了解到目前延时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压力过大、课程内容固化、管理仍需加强等等。当然也有部分主体无法认同延时服务的必要性,对相关政策的看法有所不同。访谈过程中,不同想法的交流与碰撞,加深了实践团队对延时服务这个实际问题的理解,给予实践团队启发,促进了团队成员的深度思考,也促使实践团队不断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

实践团队从微观入手,以陕西省扶风县A小学作为延时服务案例对象,选取该学校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了解“双减”政策下该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开展情况以及学生满意度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研究如何在“双减”政策引领下进一步完善课后延时服务,提示学生对其的满意度,进而在响应政策号召的同时更高效、更全面地提升育人成效。针对延时服务参与动机、频次、内容以及学生对延时服务内容的倾向与建议等,实践团队进行了问卷研制,并面向该学校学生进行发放。参照问卷的结果,实践团队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助力延时服务优化策略的探索。

在此次问卷及访谈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感受到目前延时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较多,如服务内容有待完善、教师群体“显性增负”、部分家长“隐性增负”、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实践团队将以调研为基点,继续深入探究,追寻延时服务的优化策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