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宁城县第二届塞外酒乡文化节暨八里罕全民健身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钱荣新,县政协主席谢小双,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王铁钢,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和鑫,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任伟军,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树敏,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杨培峰,北京宁城商会,天津宁城商会,赤峰商会相关负责人和代表以及活动承办地八里罕镇党委书记白振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继业出席了8月18日的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宁城县检察院、县政协、县文旅体局、县工科局、县红十字会、县就业服务中心、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黑里河镇、存金沟乡、铁西街道、温泉街道、三座店镇相关领导,以及八里罕中学、紫蒙中学相关负责人。
开幕式后,各商会代表在宁城县领导和八里罕镇负责同志陪同下,对酒、菜、牛、旅游等几个主导产业进行了观摩调研,并就下一步发展和合作进行了深入洽谈交流。
本次文化节分为文体活动单元、地域特色产品单元和娱乐游玩单元,以比赛、展销、推广、游玩等方式,通过举办卡拉OK、广场舞、秧歌、拔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基础母牛“选美”大赛、品酒大会、旅游线路推广等活动,全方位展示八里罕镇在党建引领筑基层、奋进力量兴文化、倡导健身强体魄、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等方面工作成果。
开幕式伊始,在高亢激昂的进行曲中,彩旗队、鼓镲队、团体操表演方队、酒久健走团、企业代表队、镇直机关代表队、各村代表队、政府机关代表队、裁判员代表队等38个方队昂首阔步依次走向主席台,各方队人员精神饱满、气宇轩昂。
“县委县政府以乡村振兴绿色转型示范带建设为契机,提出酒业振兴计划,强化‘酒文旅’赋能,打造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纯粮酿酒基地’,推动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本次文化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所有来宾为八里罕镇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献计出力,与八里罕镇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兴业愿景,充分调动全县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刘和鑫在致辞中如是表示。
八里罕镇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西部中心城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三泉古镇 塞外酒乡”的美誉。“近年来,八里罕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形成了白酒酿造、肉牛养殖、设施农业和生态旅游等多业态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白振中致辞表示。八里罕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全国特色小镇”。
开幕式汇演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传统服饰旗袍秀、展示蒙古族风采的蒙古舞和声势浩大的紫蒙中学团体操等表演节目精彩纷呈,为广大群众朋友们送上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文化盛宴”。
文化节成功举办基础母牛“选美”大赛。此次“选美”大赛共有八里罕镇32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参加。在评委会7位畜牧专家组对母牛的外貌、体型、行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选后,最终有6头牛脱颖而出,头戴大红花登上了领奖台。基础母牛“选美”大赛旨在提高牧农养殖积极性,推动肉牛产业规模不断做大、质量不断做优。
近年来,八里罕镇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全镇高端肉牛扩量增效明显。从2021年开始,宁城县开始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项目将持续5年时间,采取“先增后补,见犊补母” 的方式,对饲养基础母牛、选用优秀种公牛冻精配种并扩大养殖规模的养殖场(户)给予适当补助。仅2022年,宁城县在八里罕镇发放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补贴资金达到200多万元。
酿天地精华,品宁城文化。宁城白酒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生产工艺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全县现有白酒企业25家,白酒产量上万吨。中国白酒驰名商标“宁城老窖”1个,著名商标3个,知名商标5个,生产的产品畅销全国17个省市。“品酒大会”旨在通过趣味性、专业性的活动,加强白酒行业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动白酒产业与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北方纯粮酿酒基地”。
以酒为媒会宾朋,以节聚势促发展。八里罕镇将使用好塞外酒乡文化节这张“金名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全民体育运动,拓宽经济社会发展窗口,加强多方产业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为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供稿 张敏,图片 齐学涛 李雪瑶 付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