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超画戏》展在京开幕,作品赋予戏曲人物新生命

来源:东方网    2023-09-12 10:02
来源: 东方网
2023-09-12 10: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9日,《戴超画戏》展览在北京荣宝斋开幕。此次展出的作品有《白蛇传》《铡美案》《梁祝》《打金枝》《孟姜女》《断桥》《拾玉镯》《牡丹亭》等,作品情感饱满、情趣盎然,既有着内容的丰富性,又有着艺术的生动性。当天,来自首都美术界、戏剧界的画家、理论家、戏剧家出席观展。姜昆观看了画览并题词:“戏梦人生,粉墨万千。”

图:戴超作品

图:姜昆先生为展览题词:“戏梦人生,粉墨万千。”

戏曲人物画是传统绘画中的一部分。曾经风靡几代人的戏曲,近年已风光不再,戏曲人物画的传承更是后继乏人。戴超从年轻时进入地方戏曲团工作开始,就深深地迷恋上了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文化,并尝试用水墨画的手法,描绘舞台上的各种人物角色和表演技术,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戴超将中国戏曲中唱腔高昂明快而富于苍凉悲壮的内蕴,动作表演粗犷豪放而又不失细腻妩媚的动人瞬间,跃然于纸上,并赋予其新的生命,使戏曲的写意和国画的写意,完成了高度的统一,不但展现了戏曲的神彩,而且散发出戏曲的独特魅力。

戴超艺术上的成功来源于他对戏曲艺术的执着热爱。在剧团里,每有新剧创排,他都必先读戏、学戏,了解情节的起承转合、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吃透剧本的基础上才开始全身心投入服饰、道具和舞美设计。在演出中,他更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演员的表演,抓住每一次机会,在速写本上记录下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正是这种长年累月的厚积薄发使他的戏画作品始终洋溢着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在名家林立的戏曲绘画领域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采。他笔下的人物造型经过他主观但有控制地适度夸张,不再是舞台演出的再现和拷贝。这种夸张来源于舞台身段的灵感,是对舞台人物的升华,得到以形写神的效果。

戴超的画艺少时启蒙于蒋永茂老师,习得素描、色彩;上世纪70年代受教于潘天寿的高足刘汝沧先生,掌握了扎实的中国画笔墨、造型基础;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南京艺术学院,跟随刘菊清教授学习中国花鸟画。在从事戏画创作期间,戴超更是时常赴宁拜访高马得先生,伏阁受读,立雪程门。高先生感于戴超勤学创作,为其题写“戴超画戏”四字,以资鼓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