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下帅乡土人情,助力特色文旅振兴——广东理工学院群英“帅”行项目完美收官!

来源:东方网    2023-09-12 12:37
来源: 东方网
2023-09-12 12: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要将科技创新融入乡村振兴的“沃土”。

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响应乡村振兴的重要号召,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将青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近日,广东理工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广东理工学院教师吕媛、马莉的带领下赴肇庆市怀集县下帅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东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赴肇庆市怀集县黄翰村实践团于7月3日-7月10日展开了乡村实践活动,采用微视频、调研报告、绘画、文稿四种形式记录、展示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的乡村历史、特产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推动岭南优秀文化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走进农村,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了解当地的特色产品。实践团队以传统村落为对象,对下帅壮族瑶族乡特色产品鹰嘴桃、壮瑶红米酒及单丛茶展开调研特色产品的历史与文化,通过直播宣传带货,分析乡村产业发展脉络和现状,学习乡村产业发展与致富经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该实践队还展开了支教活动,实践队通过多种类型的课程,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帮助孩子们树立爱国精神,教会孩子们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带领孩子们了解党史,普及暑期安全知识,赏析经典红歌,一起制作手工剪纸折纸等等,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将非遗文化应用于墙绘,把有趣的图案点缀在井盖,活化古村落,挖掘、推介多姿多彩的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乡村墙绘艺术不但是一种可以将居民生活文化展示出来的一个文化载体,而且也将时代科技的进步传播给乡村居民,突出乡村墙绘艺术的艺术引导作用,用其打造出美丽乡村,构建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时代形象,为乡村振兴给予工作经验,为美好乡村建设产生新启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黄翰村村民敢于实践的精神,要担起肩上的责任,不做旁观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和先锋队。书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在亲身实践中丰富阅历,开拓视野,让青春开出绚烂之花。

实践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不易,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和伟大,也明白了只有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厚植家国情怀,才能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不懈奋斗中释放青春光芒。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切身感悟当代中国乡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今后更好地助力中国乡村发展积累宝贵经验。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队员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还成为了他们大学期间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作者:李慧妍 黄金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