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西与缅甸果敢小街接壤,国境线长2公里,全村下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近年来,帮东村不断深化党建作用,串起乡村治理各环节,结合村情实际,探索“四个三”串联“两个一”模式,打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拓展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格局。
围绕“三个规划”定基调,聚焦“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围绕绿美建设、产业振兴,制定“234”发展规划;以“联合社”推动村域产业循环发展,以“村级经济组织联盟”推动乡域内农品品牌化,以“村企共创”拓宽发展渠道;依托中国农大、李小云教授团队挂钩本地优势,开展人才培养行动,为帮东村锚定发展目标,绘制清晰的基层治理宏伟蓝图。
紧扣“三个着力”,探索创新结对共建党建新模式。着力建强基层组织,深化“两网”融合,将“党组织体系网、数字乡村网、制度、平台、权责”五个要素有机融合,推动基层善治。全村共建立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个,三级网格7个,四级网格13个,五级网格76个。按照“1名网格长+N名网格员”的方式,选优建强第五级网格队伍,进一步筑牢了“两网”融合的战斗堡垒。着力深推“结对”帮扶。与中国农大工学院建立“支部+支部”结对帮扶红色“1+1”模式,采取“政策学习互动、组织建设互促、业务工作互帮、困难问题互商”的“四互联建”机制,实现党建责任落实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融合推进。同时,着力深入“技能”强击。选派3名党员干部参加“中国农大—腾讯乡村CEO培养计划”,7名乡村青年管理人才参加“乡村CEO计划实地考察”;开设助农小课堂,开展蔗农技术、新型农民技能等培训5期820人(次),为“三农”工作注入活力。
聚焦“三个举措”,想方设法发展农品稳增收,为基层治理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甘蔗种植+青储饲料加工+肉牛养殖”种养殖联合发展的路子。发展新兴产业,以“五道口”为中心,发展夜间经济、周末经济等新兴业态,打造“帮东市集”“星光夜市”;种植金丝皇菊30亩,实现村庄“产值”“颜值”双提升,流转150亩水田进行高标准改造,建成现代化联合家庭农场;建设“农米、农糖、农菊”加工厂,打造综合型“帮东农品”基地,并注册“帮东农品”商标。按照“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活边民互市,探索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途径,促进共同富裕。2022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316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6元。
以“三个行动”美边寨,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帮东村持续开展“一园五美”家庭建设行动,围绕“人美、院美、室美、厨美、厕美”,打造“开门赏花、伸手摘果、弯腰拔菜、坐下品茶、起身带货”美丽乡村庭院经济;开展“十无”村庄建设行动,聚焦环境改善,做实村庄改造提升,实施人畜分离,加强污水治理,提高垃圾“收、运、处”能力;开展“绿美”经济建设行动,按照“治理+景观+经济”思路,建设绿美产业示范园,打造公路沿线绿美经济带,提升村庄颜值。
同时,帮东村坚持共治共建共享一条线,全面“催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按照“民主管理、共建共享、群众受益”的原则,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使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守护者,《村规民约》和《新时代文明公约》成了村庄治理的“小宪法”,群众成了村庄的治理者。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为一体的村庄治理新模式,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抓手,开展争当一辈子“好边民”教育的活动,通过开展“三微”、实施“四治”、创建“五美”家庭和建设“十无”帮东,打造绿美边寨。紧扣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机制、“县乡村组户”联防联治体系为抓手,深入开展“净边行动”,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打造了和谐稳定、宜居宜业的和美村庄环境。(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 随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