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的机坪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一群人在飞机即将落地时便等候在机位附近,引导飞机精准泊位,与机组沟通飞机状况,然后拿着工卡开始仔细地检查起飞机来,他们就是飞机维修人员,行业内称为“机务”,此前,因为挥手送别飞机而火遍网络,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飞机拜拜员”。其实,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挥别飞机,每当深夜时分,飞机完成了一天的飞行任务降落机场后,便是机务人最繁忙的时刻,深入检查飞机状态、处理航后突发故障、完成计划性检修任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群幕后的飞机“医生”,倾听关于他们的故事。
齐心协力,为飞机做一场“心脏更换手术”
发动机是飞机核心部件之一,为飞机提供动力、电源、气源等,其结构精密,有着极其复杂的控制及作动系统。发动机的更换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要求高的庞大工程,容不得一丝一毫偏差,日常对发动机的维修多见于计划性检修及内部部件检查,发动机的更换在航线维修中相当少见,属于低频次、高风险工作。近期,某飞机在西安本场需要完成左发更换工作。接到任务后,西北维修基地定检中心立即启动双核班组长模式,成立以李彬和张富平为核心的换发专项小组。由于工期紧张,基地内各部门统筹合作,明确分工,从组织上紧盯“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确保发动机更换工作顺利开展。
换发工作开始前,李彬和张富平便带领专项小组充分做好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深挖安全隐患,为接下来执行工作做好的充足的准备。换发第二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突然下起了大雨,工作人员按照前期制定好的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采取防护措施,使得整个处理过程更加从容有序,有效避免了发动机被大雨浇灌导致公司财产收到损失。换发执行过程中,李彬和张富平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进行工作,现场及后台分工明确,现场专人盯施工质量盯人员防护,后台技术支援席核实件号航材,确保偶发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正确处置。经过西北维修基地各部门紧密配合,定检维修中心轮流上岗,最终发动机顺利完成更换,飞机如期投入运行。
钩深索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细节
臧飞,2003年加入海航技术,目前是西北维修基地西安定检维修中心系统维修室班组长。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格外细心的人,每接到一条故障,他都要查询手册、认真分析,不漏掉任何一个可疑细节。
近日,某飞机按计划在西安执行45P检工作。西北维修基地定检维修中心系统维修室大翼区域班组长臧飞负责执行驾驶杆阻尼器油量检查工作。臧飞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左/右两侧驾驶杆阻尼器油量不满足工卡要求,本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细节的态度,他认真查询手册对照标准,确认需要更换阻尼器。但此时西北维修基地航材库阻尼器库存不足。经多方查询,最终在天津航材库房找到了阻尼器,臧飞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多方接口,确保阻尼器顺利发来西安。凌晨时分,臧飞收到阻尼器到达的消息,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组织人员前往更换,经过连续奋战,最终顺利完成了双侧驾驶杆阻尼器的安装及测试工作,检查结果正常,飞机顺利放行。
面对飞机维修过程中的各种故障,臧飞总是心怀敬畏,严谨细致,以专业的技能和优良的作风完成每一项工作,作为一名班组长,臧飞善于观察,多次带领团队发现潜在风险,团队在他的影响下,将严谨细致充分发挥到维修工作中。
并肩奋战,在异乡做好旅客的摆渡人
大美新疆作为令人神往旅游胜地,一直备受游客青睐。随着进疆、游疆旅客的增多,进疆航班逐渐加密。为缓解新疆地区一线生产运行压力,海航技术西北维修基地定检维修中心客舱技术员何家骏同志积极响应公司号召,申请前往新疆基地进行生产支援工作,用坚守和奉献诠释着机务人的职责。
天上骄阳似火,航班如火如荼。为保证自己负责的航班,短停和航后能够顺利完成检查任务,何家骏克服着水土不服带来的身体不适,保持一贯严谨的维修作风,在机坪上详细检查着飞机的状况。驰援新疆的100多个日子里,虽然工作环境变了,作息时间变了,工作性质也变了,但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却不曾改变。夜班是机务人员最忙碌的时候,但乐观幽默的何家骏笑称这是自己与星星的第N次约会。在新疆支援的日子过得飞快,何家骏已然适应并热爱上了这里的一切,他说新疆的瓜果很甜,新疆的景色很美,新疆的橘子哥哥都很棒,他们用最细心的服务,最严谨的态度,摆渡着前来家乡做客的人们。每一架航班的起落安妥,都承载着机务人的辛勤付出,播种匠心,挥洒汗水,倾注热情,何家骏和新疆的橘子哥哥将始终坚守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航班安全。
从数九寒冬中来,到酷暑高温中去,汗水浸湿了衣服,烈日晒黑了皮肤,这是机务人的真是写照,但他们依旧坚守职责与使命,用严谨、细致与专业守护着每一架飞机的起落安妥。因为他们深知,这份工作足够神圣,这份责任关系千万旅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