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诗句,唤起你向往的美好!与蒙曼一起走进 《我们读书吧》

来源:东方网    2023-09-22 14:27
来源: 东方网
2023-09-22 14: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间。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

读诗就是读生活,读诗就是读人生,诗意并不遥远,诗心就在眼前。

今天(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我们读书吧》第三期也与您如约而至。本期节目将对话著名历史学者蒙曼,她以讲隋唐史在《百家讲坛》被人熟知,深厚的学养和探幽入微、风趣幽默的讲述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正值秋分之日,蒙曼老师携新作《品最美唐诗》与我们一起穿越唐朝,感受古人笔下的春夏秋冬、五情五味;并分享她如何自幼痴迷读书、热爱历史的成长故事。

  “赏”古人笔下的风花雪月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蒙曼老师甄选了五万余首唐诗的精华,按主题分类,写就了这套《蒙曼品最美唐诗》。

在《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中,她把唐诗放入四季的时光流转中,以古典24节气和现代节日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在四季时令中阅读精选的唐诗作品,品味唐诗的语言美、文学美,讲述文化典故、进入诗人心境,以此为主题精心编排修订32首诗文讲稿。

“这些诗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其实就是围绕着唐代的岁月轮回,围绕着唐人的生命轮回,我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他们——李白、杜甫、王维,更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我们自己。”节目中,跟蒙曼老师细细领略着穿越千年而来的风花雪月,和那历经千年不朽的绣口锦心。

古人眼中,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风物,春天的风物是采桑、李白用罗敷的故事;夏天的风物是采莲,李白用西施的故事。而在蒙曼老师眼里,秋天的风物是清辉万里的月亮,是桂花,“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月夜的颜色和声音。

听蒙曼老师讲那些美得让人心醉的佳句,那些遥远又温暖的诗事,唤醒着我们从小被浸润的诗心。

“品”繁杂世界的五情五味

人有五情,人就活着。诗有五情,诗就永恒。

在《人生五味:蒙曼品最美唐诗》中,她以喜、怒、哀、乐、怨五种人生情感为切入点,带领读者从人生五味的独特视角,体会唐诗里的五情五味。

节目中,蒙曼边品尝“酸甜苦辣咸”五味茶点,边以中国女性诗词为例,与观众朋友们共度秋分,体味古人的诗情画意。

她说,酸(哀):山楂锅盔—— “虞姬: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甜(喜):玫瑰花饼——“卓文君: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李清照: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苦(怨):核桃排—— “杨贵妃: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武则天: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辣(怒):芥末花生——“梁红玉:南渡江山底事传,扶危定倾赖红颜”“萧太后: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咸(乐):黑麻椒盐——“苏小小: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出口成章的她,将唐诗的精神情感与现代人连接起来,为读者展现唐诗虽经千年却永不过时的恒久魅力,感觉历史和诗歌都已经封印在了她的身体里。

回归现代,很多人觉得蒙曼老师的经历特别顺,然而她也曾遭受过挫折,陷入过逆境。在《我们读书吧》节目中,蒙曼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同时也针对现代女性的诸多困惑,例如容貌焦虑、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女性要尽早找到人生的坐标等问题进行了分享,讲述唐诗对当下女性的指引,引得在场读者频频点赞,受益良多。蒙曼老师新作《品最美唐诗》也在咪咕云书店APP同步上架。

“守”初心下的诗意生活

很多人都在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但如今,浮躁、快节奏的工作、高压力的生活,让人变得麻木,物是人非,我们丢失了情趣,变得乏味,过得诗意已成了一种奢侈。

“历经世事沧桑,归来仍是少年”。然而古人,却是认认真真在过日子,不经意间把平凡过成了诗。那么,在纷繁的世界里,如何保持这颗赤子之心呢?蒙曼在节目中给大家分享了她的秘诀。她说,“希望能永远保持一份童心。”

蒙曼分享道,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但是我喜欢不懂事儿,特别是小女孩,别那么早懂那么多的事儿,你有个自由的过程,比如自由的撒娇。林黛玉就是一个孩子,很任性。我把她比作《水浒传》里的李逵,他们的相似之处就是天真,一往情深的天真,李逵对宋江是另外一种一往情深,林黛玉对贾宝玉是那样一种情深。

其实,生活本就是充满着离乱与温暖,当一地鸡毛成为不可避免的日常时,保留着初心的向往与诗意的安放,便显着尤为弥足珍贵。

蒙曼热爱唐诗,在唐诗中我们不仅品读了古人岁月轮回,也读懂了蒙曼老师的人生。蒙曼老师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一颗童心,对事业的一颗初心,对历史的一颗诗心,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好”的一颗赤子之心。

想要了解更多有厚度的知识、有温度的情感、有价值的感悟,欢迎锁定由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北京京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联合推出季播读书访谈节目《我们读书吧》,每周六晚8:00黄金时间在北京纪实科教频道、咪咕视频同步播出,与著名作家、文化名人、奥运冠军等共同探讨其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思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