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建筑智能化设计,以区块链技术解决行业难题

来源:东方网    2023-09-22 14:43
来源: 东方网
2023-09-22 14: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语: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在2019年至2020年间曾经历了一段瓶颈期,主要原因包括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成本上升以及人才短缺等挑战。然而,随着国家对建筑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创新,以及行业内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不断推动,建筑设计行业在2021年开始逐渐复苏,并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翔建设集团)站在了行业的前沿。国家对建筑业的高度重视和全面规划为该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面临激烈竞争的建筑设计行业,如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鸿翔建设集团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通过数据驱动创新,实现建筑智能化设计,不断探索“智慧建筑”。技术出身的集团设计院副总经理卞幸福,自然成为了该战略的领头羊。

为了解决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质量追踪困难、文件管理以及透明度不足等问题,卞幸福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全面整合数据的力量,不断在建筑设计智能化领域寻求突破。就在去年8月,卞幸福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建筑质量追溯系统V1.0”。

基于区块链的建筑质量追溯系统V1.0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创新,旨在改进和增强建筑质量管理的追溯和监管能力。据卞幸福介绍,该系统在建筑设计项目的每个关键阶段都整合了智能化技术,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得到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还减少了单一控制点的风险。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种验收和审核过程都得到实时追踪和验证,确保了每个阶段的透明性、可追溯性和质量控制。卞幸福透露,目前,他正积极开发智能合同等核心特点和功能,以期实现质量信息的自动验证和奖惩机制,从而激励设计参与者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感,促进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智能化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创造者,而不是企业炒作的噱头。”卞幸福说道。“‘基于区块链的建筑质量追溯系统V1.0’更关心的是能为建筑设计行业解决哪些挑战和难题。”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该平台带来了更多的可开发资源、更快的建设速度和更低的设计成本。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通过记录和验证建筑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材料成本,在预算内完成项目。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可以使用系统来记录施工活动,确保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工作,减少施工缺陷和问题的发生。此外,系统提供的实时施工进度和质量数据可以帮助施工团队及时采取行动,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在验收和交付方面,传统的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方式多采用事后维护,被动维护的方式。而该系统则通过实时记录和透明化建筑项目的所有关键信息,包括材料来源、施工过程、验收数据等,实现了主动维护和预测性检修的可能性。这意味着系统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帮助建筑师和维护团队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建筑设施的大规模故障和损失,这种主动维护和预测性检修的方式将成为今后维护的方向。

卞幸福表示:“这样一套集成的智能化系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才得以实现。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也有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我们。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智慧建筑为目标,为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为鸿翔建设集团的技术引领者,卞幸福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在建筑智能化设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基于区块链的建筑质量追溯系统V1.0”不仅是一个技术产品,更是一个智慧解决方案。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创新运用,卞幸福为建筑行业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未来的建筑项目提供了更可靠的质量保障和维护方案,助推行业不断迈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文/陈佳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