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下称《分类指引》)。《分类指引》是保险业协会持续推进绿色保险研究的系统性成果,也是全球首个全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行业自律规范。
此前,为了引导保险业加快绿色保险领域创新,促进绿色保险规范发展,保险业协会自2021年起启动了绿色保险标准化建设项目,组建了绿色保险研究小组,制定提出《分类指引》。同时,保险业协会通过座谈交流、书面征集等方式,广泛听取并吸收了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有关领域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了《分类指引》的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分类指引》积极适应各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方向和风险保障需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提出绿色保险支持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通过发挥保险分散经济损失风险、提供风险减量服务等功能,助力各行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于华透露,截至2023年6月末,绿色保险半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于华提到,当前保险业正处于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变革进程中,要主动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大局,立足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发挥保险风险保障作用,在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找准自身定位。
《分类指引》立足具体操作层面,从业务分类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作出规范,有利于行业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绿色保险的内涵及意义,支持行业提升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配置承保、资金、运营资源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配合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
平安集体副总经理黄宝新认为《分类指引》更好地体现了保险行业对于绿色发展的深入再思考,从业务到运营,全面、立体、多维度地构建起保险公司绿色发展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