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第一”打破同题材动画传统叙事 《杨家将》广受观众热捧

来源:东方网    2023-10-13 17:09
来源: 东方网
2023-10-13 17: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中秋国庆节假9月28日至10月4日每晚17:30,备受期待的《杨家将》上、下部在金鹰卡通卫视播出。作为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重点动画片项目,其上部在去年国庆节一经播出,便创下同时段全国网最高收视居全国省级卫视排名第一位、平均收视居全国省级卫视排名第二位和4-14岁核心观众同时段平均收视稳居全国所有频道排名前二位、同类频道第一位的收视成绩,并获评“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第三季度优秀国产动画”。

《杨家将》称得上是首部精准面向广大青少儿受众填补“杨家将”题材空白而制作的优秀国产动画,创造了多个“第一”。

第一部采用评书与剧情演绎相结合、传统皮影艺术与现代动画艺术相结合“两个相结合”表现形式的“杨家将”题材动画片。从上世纪60年代始到2023年,共创作推出了近50部“杨家将”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及动画片等影视作品。而从2010年起,“杨家将”题材的动画片如《杨家将》(2010)、《杨家将》(2011)、《铁血杨家将》(2012)、《杨家将之金沙滩》(2012)、《杨家将之潘杨案》(2013)、《杨家将之战彭城》(2014)等相继走进电视荧屏。而2022年,由金鹰卡通卫视制作推出的《杨家将》一改以前同题材动画片的单一表现形式,首次采用了评书与剧情演绎相结合、传统皮影艺术与现代动画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其中最独特的是,每集序幕设计的“评书局中局”片段将皮影剪纸等传统非遗文化要素融合进动画制作中,传统的评书表演配合精巧的皮影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而正剧部分,全部采用现代动画技术制作完成,画面清新时尚,节奏明快利落,表现力、感染力极强。

第一部全程聚焦全面表现杨延昭个人的“杨家将”题材影视剧片。杨延昭是北宋初期名将杨业之子,其戍守边关数年,威震四方,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人们的敬仰,将其称为“南六斗星”,尊称为杨六郎。全片以贴近青少年受众的视角,将镜头聚焦到杨家少年杨六郎的身上,展现了他在金戈铁马的战火岁月中成长、奋斗并顽强御敌、保家卫国的人生历程。《杨家将(下)》延续上部剧情,讲述杨六郎坚守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深涉险境挫败敌人内外勾结阴谋,不屈不挠征战沙场,智勇克敌守卫疆土的悲壮故事,让历史中的“杨家将”炽烈焕发出燃起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的不朽光彩。

第一部跳出民间传说、更多忠于历史还原历史的“杨家将”题材动画片。与以往同题材动画片更多尊重民间故事传说不同的是,该片更多地尊重史实、更多的还原历史原貌。如在“杨六郎”人物的塑造上,创作团队查阅了大量相关史志与传记,力求在艺术加工中还原最真实的杨延昭;在美术制作上,以“东方审美”为核心,从服装形制到人物“妆造”,都经多方考据,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和古画中汲取灵感,杨六郎着装更是几易其稿,力求还原北宋时期的服饰原貌;而在场景设计方面,制作团队同样仔细考据,历经七稿修改,精雕细琢,力求让观众在动画中感受到一个艺术又真实的北宋。

最新收视统计显示,《杨家将》上、下部全国电视网4-14岁核心观众平均收视同时段居所有频道排名第1位,全国65城4-14岁核心观众平均收视同时段居所有频道排名第2位,省级卫视排名第1位。由此可见,《杨家将》确实是一部广受全国青少儿观众追捧的好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