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厦鼓 再“渡”归来 2023厦鼓海峡横渡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东方网    2023-10-16 10:40
来源: 东方网
2023-10-16 10: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看厦鼓弄潮,展鹭岛新姿。10月14日上午,2023厦鼓海峡横渡活动暨2023年“7.16全民游泳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厦门重点会场”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泳士”从鼓浪屿皓月园沙滩出发,经过1公里的搏浪之旅,抵达厦门和平码头,尽显拼搏精神,开启鹭岛传统盛会的崭新篇章。

2023厦鼓海峡横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游泳协会、中国救生协会指导,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体育局、思明区人民政府、鼓浪屿管委会、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副部长王强,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华生,中国救生协会副主席江斌波,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柯斌伟,厦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敦梁,福建省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思明区人民政府、鼓浪屿管委会、中华成人游泳协会、金门体育会、市直及各区相关部门、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的领导、嘉宾及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等活动赞助商的嘉宾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千人齐“泳”,经典重现

厦鼓海峡横渡活动自1931年首次举办起,就得到了广大厦门市民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1949年前举办了11届,1956年重新举办后热度不减,逐渐成为鹭岛群众引以为豪的传统体育盛会,是老厦门人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17年,鼓浪屿成功申遗之际,厦鼓海峡横渡活动再次举办,再现全民狂欢的壮观场面。

2023厦鼓海峡横渡活动延续了以团队方阵游进的厦鼓经典传统,“泳士”们每100人为一方阵,共十个方阵,推举着“健康真美丽,运动最时尚”“厦鼓横渡,‘泳’不止步”“勇立潮头,踏浪逐梦”等特色标语牌奋“泳”向前,整齐的方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震撼。

本次活动共吸引了来自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香港及台湾等地选手参加,年龄横跨老中青三代,年纪最小的为14周岁,最大的为65周岁,平均年龄为40周岁。

优化服务,全心保障

活动前,组委会制定了完备的安全、应急、医疗保障等方案,并举办了选手游泳水平测试赛,开展了多次海上实地训练。活动当天,共投入救生船64艘,救生员148人,并引入了芯片系统,全方位保障选手安全与活动的有序、顺利举行。

与此同时,为提升选手的参与体验感,此次活动特别定制纪念奖牌和服装。纪念奖牌以海浪、鼓浪屿日光岩、海豚等醒目的厦门元素为主体,立体展现了厦门的海之韵。参赛服简约时尚、材质舒适、配色清新,跃动的线条形如起伏的海浪,寓意泳士劈波斩浪 、泳往直前。

  多元宣传,氛围浓厚

本届厦鼓海峡横渡活动策划了《厦鼓大事记》、《厦鼓记忆采访特辑》等主题内容,融合主题策划、短视频、微博话题、KOL互动、活动直播等形式,多角度传播厦鼓声音。同时,通过厦门广电融媒体平台、央视频等10个平台对活动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展示“泳士”搏浪盛况和厦鼓海峡风光。

时代传承,见证成长

配套举办“2023厦鼓海峡横渡小泳士游泳比赛”,百名小泳士在厦门兴体运动中心同场竞技,展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泳者”气势。小泳士比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关注厦鼓横渡这一传统活动,在感受城市传统文化魅力,传承厦鼓横渡敢拼、敢搏的坚毅精神的同时将游泳课堂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回望乘风百年,共叙搏浪新篇。厦鼓海峡横渡活动承载了鹭岛的历史与变迁,寄托了市民的情感,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传递厦门地域文化色彩的重要载体,是厦门人民敢拼会赢的真实写照,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的缩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