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消息,自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经济发展在于运输,铁路的“载运量”就是中国的“硬实力”,铁路部门要能够以人民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与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推动班线多元化创新化发展,构建全渠道运输服务体系网,持续提升铁路客货运输能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蓄好动能”。
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区域融合。相较于传统交通方式而言,铁路运输既“快”又“稳”,翻山越岭、通江达海,正是在纵横交错铁路网系的支撑下,中国各地域的资源才能互通有无,各地域的交流才能日趋频繁,各地域的联系才能逐渐紧密。甬广高铁福漳段的开通运营,推动厦门、漳州、泉州等海峡西岸城市群形成“半小时交通圈”;贵南高铁,安排动车组列车日常线、周末线共68列,成功打通西南与华南地区的经济壁垒。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铁路运输网的发展,成功搭建起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桥梁”,拉近了城市的时空距离,有力促进了“同城化”和“一体化”,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增添了新动能。
发挥服务功能,守护民生需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从丰富交通体系,到扶贫开发,从服务出行,到公益列车,优质的铁路服务加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不但刷新了百姓出行的新速度,更是为中国社会的共同富裕跑出“加速度”。“四纵四横”基本成型、“八纵八横”加密成型,铁路部门在民生服务上更是“别出心裁”,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新增过港动车组日常线增加6列、安排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间跨境普速旅游列车适时上线运行,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跨省出行、跨境旅游;更是对经由丰沙、鹰厦、湘桂铁路等山区铁路运行的普速列车进行合理调整、安全防护,以公益性“慢火车”畅通山区群众“致富路”,于微深处无展现铁路的责任担当。
发挥引擎优势,支撑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铁路强国,是满足美好出行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针对日益频繁的经济交流以及逐渐增大的物资运输,中国铁路因时制宜、精准施策,新图安排开行跨铁路局直通快运班列321列,实现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全覆盖。依托中国铁路班列的有序调整,对外贸易量稳步提升,而各类能源物资、生产物资、生活物资更是通过襄渝铁路、唐包铁路等源源不断输送向中国各地,充分满足四季度企业生产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等需求。随着中国铁路网系的不断延伸与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中国社会将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中实现资源共享、经济发展、开放融合。
翻山越岭、通江达海,中国铁路承载着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愿景、地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需要,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下,它将持续承载使命、勇毅前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找准自己的 价值定位,在提质增效中续写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新篇章。(余晓佳 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