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来源: 东方网
2023-10-18 12: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虚拟主播,智能翻译机、AI辅助写作和风格仿写、AI配图……近年来,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运用正贯穿国际传播的全过程,在工具效能提升、传播效果争夺、传媒生态构建等方面迭代了智媒时代国际传播新样貌。新挑战下,人工智能正在“走深向实”,重塑国际传播领域的原有生态。

国际传播“痛”在何处?

国际传播能力关乎着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步入新时代,构建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已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好的重要路径。然而,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跨文化传播难、国际舆论引导难、传播策略优化难等挑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曾在接受光明网专访时表示,在“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的裹挟之下,不同社群和族群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部分西方国家陷入表达困境,一些西方政治人物向中国“甩锅”“追责”,国际舆论环境更为错综复杂,我国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面临极大考验。

业内专家认为,从总体上看,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具体表现为“声音不够大”“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讲了不爱听”等特点,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仍有待提高。

国际传播“路”在何方?

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程,其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

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在去年举办的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高峰论坛开幕致辞中曾指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也深刻改变着国际传播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把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机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国际舆论格局。”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陈贽在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表示,新媒体时代,创新国际传播应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提升媒体自身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切实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国际传播“布局”渐成趋势

自2022年起,各级政府和媒体机构正积极探索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打造场景创新和示范应用。业内专家表示,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国际传播中心,将有助于向世界宣传中国和地方文化艺术。

在西部,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坚持对外宣传与对外开放相融合、国际传播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以跨界融合、社会参与、主体培育、移动互联、数字赋能为创新策略,改革完善城市国际传播工作体系,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和促进国际传播产业融合发展。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数字人主播

在云南,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成立,致力于打造服务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的试验田,讲好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故事的新高地。

在甘肃,依托于甘肃新媒体集团,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成立,这是甘肃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参与国际传播路径方法的创新实践,将有效提高甘肃的国际传播能力,为国家整体外宣战略贡献地方媒体力量。

在福建,全力打造“Hola Fujian”核心品牌,精心策划一系列内容IP,将建立覆盖海外多层次、立体式传播矩阵,推动构建多主体、多渠道的大外宣格局。

......

让国际传播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国际传播生态正处于变革期。中科闻歌媒体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建设全方位国际传播体系的关键,在于构建现代科学传播体系,完善全媒体矩阵,形成立体化的国际传播格局和具备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的传播网络。

对此中科闻歌早有布局,建立了集纳信息洞察、新闻采编、AIGC内容生产、传播分析、数字资产管理工具于一体的全景式国际传播智能驾驶舱。

中科闻歌视频AI创作平台

AI大模型辅助写作

  稿件一键分发

具体而言,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社交媒体KOL洞察等,实时对全球热点进行动态跟踪,并及时进行风险预警;通过智能分析社交媒体人群画像、热点以及话题传播路径,更为准确、深入地理解国际传播的受众特点,实现有个性化的传播内容策划;基于雅意大模型,打造多语言、多模态内容智能生产媒体,提升创作效率与创新性;矩阵式智能管理媒体,实现一键多渠道、多语种分发,让内容精准触达千家万户......

中科闻歌依托跨模态深度语义理解、领域社会计算建模、人工智能工程化等三大自主核心技术,有的放矢,逐一击破国际传播痛点,为国家形象传播、国际舆论引导、国际传播策略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