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薛晓娥:智慧教育助力师生“减负增效”

来源:东方网    2023-11-01 16:25
来源: 东方网
2023-11-01 16: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英语学科薛晓娥认为在该背景下“如何为学生减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减负”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在“减负”的同时还要是想办法“增效”,这对每一位英语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9月,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率先开展智慧课堂教育教学试点工作。薛晓娥老师在过程中利用科大讯飞相关应用积极探索新型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领域中减负增效的实际应用,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可行性,目前已经在实践教育教学中取得了相对较为成熟的应用形式。接下来主要从课前减负和课中增效两个部分来展开说明。

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助力教师课前减负

智慧教育的落地实施是为了更好得落实国家关于“双减”工作的要求,课堂主阵地的变革是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双减”工作的落实落靠。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依托于人工智能、OMR识别、OCR识别、评价统分分析引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全场景、过程性动态数据采集,提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据体系。在备课环节薛晓娥老师借助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的多维数据坚持6备法则。即:备起点、备重点、备难点、备交点、备疑点、备练习。

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架构图

备起点即起点合适,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而起点从哪里来呢,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的历次练习数据都会自动存储在班级报告中,基于班级报告教师可详情查看到班级平均分和知识点掌握情况来确立起点。

备重点即课程重点是一堂课的主线,教师只有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才能更好地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基于答题统计,教师可查看到历次课堂互动和练习的得分率和学生详情名单。

备难点即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分析研究难点问题,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问题。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的学情总览,教师可查看历次练习的高频错题来定位难点。

备交点即备课时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交集,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基于历次练习数据,系统可自动为学生匹配错题重拓展,为教师提供交点依据。

备疑点即备课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充分准备,应对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疑问。基于知识点分析教师可详情查看到每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情况来为教师快速锁定疑难易混知识点。

备练习即在课堂最后环节教师布置的练习要有选择性和分层性,对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别留给他们不同层次的作业,基于学生成绩教师可关注到单个学生的学业变化和知识点掌握情况,为学生个性化定制作业。

减负并不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减少,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逐渐而深刻的革新。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薛晓娥老师认为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可高效实现“教”为“学”服务的教学思路。

AI智慧课堂增强学生课中学习效率

“双减”工作落实后,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显的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英语学科教学课堂中薛晓娥老师坚持“一二三四”教学课堂提质增效改革举措。

英语学科“一二三四”教学课堂提质增效实施图

一是一个目标,即在教学目标上坚持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核心;二是两个制度,即以单元知识结构结合物理思维素养为框架,构建学生从低到高的思维水平评价框架为制度一,制度二是通过汇总练习数据、课堂互动、教师评价等多维数据测量,构建学生能力画像,以达到精准测量;三是学生学习的三个关注,即关注学生课前预习资源化、课中实践探究化、课后作业完成个性化;四是依据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主要教学环节,对教师的四个规定,即在课前教师要进行资源推送、预习反馈、以学定教;课中教师要进行情景创设、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精准评价;课后跟踪部分教师要进行作业设计、推送微课、资源共享;作业部分教师则需要根据全程搜集的数据进行多元分析、学习评价,教学调整。

有效的英语学习绝对不是单纯地模仿与背记,而应该是学生去实践、去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才能对英语知识与技能、情感思想有真正的思考,才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实践,郑州市四十七初级中学的英语成绩一直在区排名中名利前茅,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减负增效这个庞大的工程会更加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

薛晓娥老师表示未来,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英语学科也将继续践行“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持续推进智慧教育的全面推广实施,利用相关功能推动学生从本质上实现“双减”,切实做到减负增效,减量提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代表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