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见的“笨坛逻辑”——持续追踪全球最大的坛藏年份青梅酒库

来源:东方网    2023-11-02 15:56
来源: 东方网
2023-11-02 15: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有人问我如何评价梅见的年份梅酒?梅酒能做年份酒吗?这个酒种的天花板究竟在哪里?

这里面其实有它的一套“笨坛逻辑”!

第一,梅见年份酒的笨方式,“最低年份原则”

梅见标识年份酒,用的是吃亏的“最低年份原则”,即以瓶中最年轻的一滴酒,作为整瓶酒的年份,而且基酒年份的时间,还不计算在内。并给每一坛年份梅酒都上了“户口”,国家公证机构进行双重公证,每一坛都有年份证明。

第二,梅见年份酒的笨储存,“古法隆昌陶坛”

梅见储存年份酒,用的是笨重的“古法隆昌陶坛”,陶坛的呼吸微气孔,虽然提高熟化品质,但成本也是真的高。陶坛不仅贵,而且还重,最高达1吨,无法像橡木桶那样层层叠放,只能平面存放,目前梅见的年份酒库,已经将近2万平方米储存了5000多坛梅酒,陈放空间成本还在不断增加

  第三梅见年份酒的笨工艺,“传统时酿八序”

梅见酿造年份酒,他们严苛的“传统时酿八序”。单说优质青梅产区的锁定,他们就花了5年的时间,曾走过几百个乡镇,为了筛选品种,进行过1700余次风味测试。

梅见年份酒的这些笨办法,也受到了行业协会领导的评价。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周劲松评价:“这次梅见推出梅见年份酒,我认为对整个中国的果酒产业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标准体系,便于企业自身按照此标准来进行生产;对消费者来说,对他进行认定的一把尺子吧,一个标准。”

这就是梅见的“笨坛逻辑”,笨,但真诚

作者丨李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