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学以致用,为品质工程护航

来源:东方网    2023-11-10 11:31
来源: 东方网
2023-11-10 11: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夜渐渐深了,但由中建筑港九公司承建的广西(柳城)沙埔机械制造标准厂房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还没有停下忙碌的步伐。一边是施工现场紧锣密鼓抢着工期,另一边是项目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作为项目工程部负责人,林冠还在岗位上工作着。每天多花一点时间专研工作的内容,林冠从入职坚持到现在。

“想把知识学以致用”

今年是林冠入职中建筑港的第三个年头。当初刚毕业求职时,他在简历专业特长那栏简单明了地写着:“Revit建模、Navisworks碰撞检测”(注: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软件中的建模过程;指使用软件进行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冲突检测),没有多余的修饰。入职时他说:“我希望能把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入职后,一直践行着他的初衷,把专业特长发挥到了极致,为项目的建设贡献了属于他的力量。

林冠入职的第一个项目是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锦绣大道北段(马莱大道—马良路)工程。从一个技术员做起,凭借着一股舍我其谁的冲劲,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赢得项目部同事的一致好评。但他不满足于此,下班后他喜欢研读图纸及施工技术、钻研三维建模及碰撞检测。凭借积极的钻研和辛勤的付出,林冠提前解决图纸问题,为项目扩大施工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提供支撑。

长久的坚持让他快速脱离新员工的稚气,并成功应用BIM技术,完成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锦绣大道北段(马莱大道—马良路)项目综合管廊及道路三维建模、碰撞检测及工程量复核。这对项目进行预算控制、进度管理、资源配置和质量控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可行性和质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在项目竣工时,林冠和黄陟、李源耀两位同事,主动承担起竣工视频制作任务。那段时间,为了提高视频的制作质量,他们经常加班、修改至深夜,最终竣工视频完美呈现,为项目省下近万元视频制作成本。该项目后续获评广西建设工程最高质量奖“真武阁杯奖”。

“从未忘记导师对我的教诲”

林冠从没忘记第一次谈心时成长导师跟他说过的话:“刚开始参加工作,不要太注重工作上的得与失,要沉下心来,多干、多做,两三年后,自然会有所收获。”

林冠把导师的话当成工作中的座右铭,工作上遇到难题,他都提醒自己再坚持一点,再细心一点,再多想一点,再多做一点。

入职以来,林冠在工作上积极主动,细心挖掘,以工作中遇到难题和阻碍为出发点,自主探索,让自己的专长发挥效能。

短短两年的时间,林冠结合专业知识在工作领域上深耕探索,已经获得不少的成就。由他主导已完成《一种钢筋混凝土管的底模装置》、《一种管道吊装装置》、《一种地泵管减震卸荷装置》等10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与同事韦玉山合作,完成BIM技术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的应用,荣获2021年龙图杯三等奖、第三届智建杯铜奖、广西八桂杯三等奖等荣誉。

在技术上精通,在内业资料上严谨。来到沙埔机械制造标准厂房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后,林冠第一时间根据《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建立项目部层面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将各项资料分类、整理归档。资料的完善为项目评选柳州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奠定了资料基础。项目分别于2022年获评柳州市安全文明工地,2023年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

“一年合格,两年称职,三年骨干……”林冠的成长轨迹呈现着中建筑港在培养员工上的承诺和行动。现在的林冠已经是项目上的骨干人才,扎实的专业知识,敢拼敢闯的创新精神,能吃苦、能沉下心来做事让他成为项目上的中坚力量。

现在再问他未来的规划,他的回答跟最初入职时没有区别,他说:我还是想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之中,为打造品质工程贡献一份力量。以前是课本知识,如今多了工作经验,但我的想法从未改变。”(中建筑港九公司 邓国意)

林冠在“智建杯”比赛领奖现场

林冠在办公室

林冠在施工现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