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式发布

来源:东方网    2023-11-20 11:17
来源: 东方网
2023-11-20 11: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由科大讯飞智能教育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指导,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撰写的《2023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科大讯飞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智能教育论坛上正式发布。

《2023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发布仪式由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主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杨志坚、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员王珠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清华大学钟晓流教授、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陈颖、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邦奇教授共同启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马陆亭、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孙波教授、北京大学贾积有教授、西南大学刘革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郭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海教授、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局长熊秋菊、科大讯飞副总裁汪张龙等现场与会专家和400余名参会人员共同见证。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新动能,推动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为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和创新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但教育数字化转型到底应该如何推进?要如何发挥智能技术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在“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行业研究与实践,撰写了《2023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全书共分为8章,大致可分为理论引领、实践路径、未来展望三个部分。

理论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框架

蓝皮书的第一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其涵义和主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构成和总体框架。蓝皮书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本质是把数据作为驱动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通过数字化促进教育系统各要素变革创新。

实践路径: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场景

蓝皮书的第二章到第七章,分别围绕教育数字基座、数字教育资源、教学数字化转型、师生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治理、多元协同创新机制等典型场景,系统阐述了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并总结提炼了全国区域和各级各类学校典型案例五十余个。

未来展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变革

蓝皮书的第八章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基础,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典型场景,进而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推教育主体关系、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方式、教育评价和伦理治理等方面的发展变革趋势。蓝皮书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技术逻辑、技术成果、技术意义等多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和技术变革,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机遇和新驱力。

自2019年以来,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每年均会结合教育重大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连续四年发布《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

《2023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作为国内研究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专业性、实用性报告,将为智能教育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用书,为区域学校教育数字化实践提供参考指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