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高质量发展蓄势而进 | 中国能建数科集团特约协办的2023中国首届长时储能大会圆满闭幕

来源: 东方网
2023-11-27 16: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4日,由ESPlaza长时储能网主办、中国能建数科集团特约协办的2023首届中国长时储能大会圆满闭幕。数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峻发表题为《扛起央企担当,共享储能未来,在时代变革中引领开放合作新潮流》主旨演讲,并参加高端对话等系列活动。

本次大会是我国首个专门聚焦长时储能技术应用和发展的专业线下会议,以“迈向储能新时代:长时储能崛起”为主题,搭建储能生态产业链各方沟通合作的平台。通过主题报告和多轮对话讨论等形式,集中、深入、全面地探讨各类长时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之道,共吸引了50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科研院所、储能用户、金融机构和储能领域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李峻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长时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压舱石”“稳定器”,近年来正加快走向工程化、规模化、系统化、产业化商用。

数科集团作为中国能建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强企的主要载体,依托“研投建营数”一体化优势,正在推动“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解决方案”在湖北应城、甘肃酒泉等地的工程化落地,打通了天然盐穴和人工硐室等关键技术路线,大幅度提升了压缩空气储能选址灵活性,使之成为媲美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解决方案;秉持“全自主化、全产业链、全国产化、全开放式”的合作理念,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打造了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合作和技术创新的新模式、新样板。

在大会高端对话环节,李峻结合中国能建300兆瓦级长时压缩空气储能的布局、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建设以及工程化实践经验等,从为什么选择压缩空气储能、为什么选择300兆瓦级、为什么是中国能建,到示范项目建设挑战,以及高效打造产业链生态系统多个层面,详细阐述了中国能建优势以及前瞻性思考和产业化布局,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长时储能健康快速发展。他呼吁,一是大力推动各种长时储能技术的工程化转化,积极鼓励示范工程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多元化建立长时储能成本疏导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在压缩空气储能分论坛环节,数科集团代表张春琳详细介绍了“中国能建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解决方案”,并与参会人员就长时储能的必要性、产业发展背景以及中国能建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所取得的技术创新、工程化实践成果和产业化布局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对储能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构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标准体系,二是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的建设运行保障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价格疏导机制,有序开展项目示范。

大会现场氛围热烈,不同观点高频输出、交融碰撞,为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未来,数科集团将与合作伙伴一道持续秉持“诚实守信、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产业链协同价值观,共谱合作新篇章,为推动长时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能建数科集团与产业链相关协作方,包括哈电集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陕鼓、沈鼓、华源前线等装备龙头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共同参加此次盛会。

作者 | 赵雪明 李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