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频全新系列微纪录片《问径》开播 方寸杯盏中的文化东方

来源:东方网    2023-11-27 17:33
来源: 东方网
2023-11-27 17: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径山茶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新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问径》,于11月26日至30日,每天12点,在央视频、央视网双平台同步上线。以贯通古今、见微知著的方式为世界呈现浙江径山茶的悠久历史,以及对东亚文化的深远影响。

在该系列片中,将刷新您对“茶”,这种提神、解腻的饮品的简单认识。将告诉您“洋气”饮茶方式的本质,从“茶”一片叶子的故事来告诉你,抹茶从哪里来以及讲究仪轨的日本茶道源流关系,最终看见“和、敬、清、寂”思想在千年前竟然同根同源。

所以问道径山的故事,是有关东方文化的故事。

被误读的茶道

径山坐落于今天的杭州余杭区,此处长年湿润多雨、多云雾的环境孕育出了中国最知名的茶叶之一——径山茶。径山茶初始于唐、盛行于宋,并被列为“贡茶”,在长达1200年的历史长河中享誉不衰。

文化的流传从来不以国界为终点。千年前,法钦和尚以茶礼佛的方式在遣唐使中迅速流传,飘向远方日本列岛,他开创的径山寺更成为日本临济宗祖庭。弥漫在径山山脉的“茶禅”观念,登陆日本列岛后逐渐形而上化,“茶禅一味”更被贴上标签,视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径山,从茶和禅两个方面对东亚文化塑造及哲学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上升为一种人生观。这些关乎“茶禅一味”前世今生的故事,都将在片中得到直观展现。

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万千

尽管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唐宋茶文化,但也会被迫有所取舍,这就是文化大跨度交流的有趣之处。宋朝文人间流行的一种雅玩——斗茶。茶会上,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经过抹茶、点茶方对其进行品评分高下,以茶汤颜色鲜白且水痕晚现为上品。其中,产自南宋杭州的径山茶,无论茶叶本身或独特的蒸青工艺均有优势,深受斗茶者欢迎。

然而当日本遣唐使将径山抹茶的制法带回日本,形成日本的“抹茶道”后,为何日本斗茶风格却鲜有人提及?答案即将在该系列中揭晓。

径山的时光

我们都希望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在千年古刹径山寺看来,“慢”恰恰是径山的底色。在这里,径山茶禅结合是一种文化理念,它尊重差异,包容变化,有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当徜徉山中,或许会悟得“退步原来是向前”的人生智慧。在这种文化气氛中,现代人将经历些什么?《问径》与你一同探寻。

自古以来,茶无疑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径山茶文化亦蕴藏着东方智慧。11月26日起共聚央视频、央视网,系列微纪录片《问径》带你一起品味茶香感悟人生,尽享杯盏中的历史韵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