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环境和垃圾分类宣传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老年群体逐步成为“主力军”,不少家庭中老年人承担起家中做饭,投放垃圾的主要任务。如何提高老年人源头分类意识,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11月28日,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万星村开展“生态环境在心间 垃圾分类在指尖”老年群体垃圾分类及生态环境宣传活动。
活动中,村团支部垃圾分类志愿者分发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向老人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及重要性,通过《条例》详细讲解垃圾分类标准,介绍垃圾分类的标识、垃圾分类的法律责任、垃圾分类该如何分、垃圾分类的明细等内容,引导大家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共同改善村庄环境,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为习惯。
分类知识顺口溜,模拟投放显神通。“蓝色大桶可回收,绿色大桶装剩菜,红桶垃圾最有害,灰色大桶装其他”,朗朗上口的垃圾分类顺口溜,让原本容易混淆的四分法变得更易理解。学以致用,老年人学习分类知识后,将印有各类垃圾的沙包经过自己的判断,投放到四色垃圾桶中,大家互相督促,将沙包投放正确。
现已是秋收季节,针对现阶段秸秆禁烧,志愿者们对老年人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通过分发宣传资料,警示视频,签订责任书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大家对焚烧秸秆的危害,现场居民表示会妥善处置秸秆,为共建美丽万星,和谐万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群体作为垃圾分类“主力军”,以身作则带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邻里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接下来,万星村将继续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方式方法,让村民感受到自己是垃圾分类的重要群体,提高垃圾分类的投放率和准确率。(海宁市斜桥镇万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