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孔孟之乡再迎文化地标,由中建装饰所属海外装饰(以下简称“海外装饰”)参建的孟子研究院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将进一步助推国学传播,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活力,推动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孟子研究院坐落于“儒风邹城 孟子故里”——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这里是中国孟子学会所在地,也是中国儒学发源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誉。走进孟子研究院,只见建筑平缓舒展的坡屋顶、尺度宜人的回廊、朴实无华的柱式……每处装潢设计都能感受到孟子“重民本”的情怀。
儒风雅韵
用“礼序”文化塑造空间关系
▲孟子研究院实景图
背靠巍峨的护驾山,面向澄澈的心池,孟子研究院位于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由此展示古代文人追求文雅情趣的美学观点。外庭特别采用了自然山水写实的表现手法,内庭则聚焦描绘东方意境,两者结合不仅使整体空间和谐质朴,与文人追求文雅情趣的美学观点相吻合,也让山水相拥,交相辉映。
▲孟子研究院夜景图
该项目是集儒学研究、党性教育、政德培训、廉德涵养、研学旅游、非遗研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场馆。海外装饰项目团队秉承“山水形胜、中正仁善”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施工工艺,以儒家“五常”学说为依托,力求展现“中国气度、孟子风骨”,体现孟子“性本善、养正气、重民本、行仁政”的文化思想,致力于将这里打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新载体。
▲孟子研究院鸟瞰图
项目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室内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整体建筑风格为新中式,兼具礼仪建筑的庄严肃穆和古典园林的自由灵动,按照“中轴端庄、两翼活泼、主从有序”的九宫格建筑布局,排布了15个建筑主体和相应景观工程。
创新攻坚
让文化透过文字“穿越”而来
如果把传统文化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汉字则是润泽大树成长的土壤和源泉,孟子的思想通过静默的文字“穿越”千年,诉说着跨越古今的故事。
▲主背景墙
步入序厅,“孟学”附着于印章艺术装置之中,首创特有文字印章的展陈形式书写着孟子儒家思想,以金文为主要载体打造出的主背景墙,吸引着参观者驻足观展。
▲文字印章实景图
“这既是亮点,也是难点。”探寻文字印章背后的秘密,无不凝聚着项目团队创新攻坚的心血。针对3215个规格不一的铸铝件,无论是设计还是安装定位都非易事,为完美展现金文,精于书法的设计师精心考证每个文字,总结字体线条特征,特请文字专家进行审核修正,多方合力打造出准确美观的文字印章。
▲活字印刷安装方案
为了营造更好的视觉感受,设计团队参照同一类型古代铜器的表面效果,结合轻量化及装配式的现场条件,在满足结构标准的情况下,试制多种材料并进行效果比对,最后选择以铝附铜的工艺方式来解决整体墙面减负的要求,同时融入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使得墙面呈现出战国时期的仿古艺术效果。
为展示特质材料的专属效果,项目团队使用铝附铜表面包浆工艺,在整体效果保持统一的前提下,通过纯手工的制作形式,以丰富自然的彩色感和透明感,提升了铝附铜装置作品的表现力、吸引力,更生动、更自然地凸显孟子“九州共仰”的儒家思想,让文化透过文字“穿越”而来,为观众带来更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精神洗礼,展现亘古绵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光影变幻
将科技、色彩与文化完美融合
▲一线人员现场施工作业
设计团队通过对空间优化,创新运用光影、文字印章、景观创建等,将儒学精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孟子思想转换为空间语言。
项目团队力求以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概念为基础,打造时代精品。通过一次次讨论修改与磨合,对空间进行整体优化,从“观孟子、知孟子、学孟子、行儒风”等多维度打造孟子思想展示空间,承前启后,使不同阶段的观众,都能从中获得精神启发。
▲浩然正气展馆
▲列国风华展馆
在展现稷下学宫时,不仅通过人物造型模拟出孟子所处的时代场景,还运用LED屏幕,以声、光、电等新潮手法讲好故事;在“孟子说”环节,则通过弧形投影,以3D裸眼的形式展现孟子的一生,让参观者可以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文脉同国运相伴,旋律为时代铸魂。海外装饰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以精益建造、匠心品质,全力打造彰显文化自信,展现时代气度的文化殿堂,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央企贡献、建设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