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百年,汇音闽中——杨雪二胡专场音乐会·莆田站圆满成功

来源:东方网    2023-12-04 11:17
来源: 东方网
2023-12-04 11: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12月2日晚,“倾听百年的声音”——杨雪二胡专场音乐会·莆田站于莆仙大剧院举办。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雪,特邀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原丁副教授、当代杰出扬琴演奏家刘音璇副教授等演奏家联袂演绎胡琴艺术精品。座无虚席的音乐厅汇集着来自本地、周边市县乃至全国各地赶来的听众,热切的氛围为冬日南方的夜晚增添了源自音乐的温度。

“倾听百年的声音”,灵感源于杨雪教授入选的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首批青年舞台艺术表演人才项目。这一选取百年来二胡不同历史时期经典作品、融合多媒体等塑造情境的演出模式,首演即大获成功。此次来到福建,杨雪教授在主题的基础上,延伸出地域性、时间性的两条脉络,将胡琴发展的主线与具有地域色彩的音乐文化特色融合,使听众有亲近感,同时赋予了主题更为立体的表达形式。

上演的前两部作品以闽台的音乐、戏曲元素为题材,是对地域性主线的表现。周成龙编曲的《阿美族舞曲》根据阿美族民谣创作,表现了阿美族青年男女月下相会,载歌载舞的民俗风情。《怀乡曲》由著名二胡演奏家王国潼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作品采用台湾地方戏曲《歌仔戏》的曲牌“哭调子”、“七字调”为素材创作而成。台湾《歌仔戏》与福建芗剧都起源于福建的民间歌舞《锦歌》《铺地扫》,故此曲最初曾取名为“怀芗曲”,意用“芗”、“乡”二字同音,以表达海峡两岸同胞对昔日芗曲之音的怀念,进而抒发相互之间历久弥新的乡谊亲情。

其后的作品注重在风格、时代、编制中带给听众对比的听感。两部二胡重奏展示了极富旋律性的音乐风格。《阿里山的姑娘》是根名遍大江南北的同名歌曲改编;《红丝绒》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佳作,本次演出为钢琴伴奏版本的首演。接下来的两部不同时期的经典回顾了二胡艺术在传统与现代的发展样貌。低音二胡奏出的传世名曲《二泉映月》将人们带入华彦钧的内心世界,点出了“百年”的主题及其传承的意义。作曲家谭盾创作的二胡与扬琴重奏作品《双阕》突出了现代性的语汇。作曲家周维的《葡萄熟了》以及作曲家刘文金的《雪山魂塑》各自彰显着具象风情、宏大情怀的鲜明色彩。前者载歌载舞、热烈奔放,后者以坚毅的意志与精神,写信仰之力,动人至深。

让更多的人了解经典的最初版本,也是回顾百年,探寻历史的另一种方式。全体演奏员合作完成最后一部作品《赛马》。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演出的版本是黄海怀先生于60年代创作的、带有华彩乐段的版本,同时将陈耀星、陈军改编版本的赛马融合其中。一位初次聆听二胡专场音乐会的本地听众直言,这是第一次看到二胡演奏出不同风格元素的音乐,让人感到新奇而充满趣味,看到了二胡艺术的丰富性。

杨雪坦言:经典的常演常新,是演奏家举办专场音乐会的另一种收获。对于其中上演率较高的曲目,她坚持将其看作新作品一样细致打磨,对于一些乐句的处理方法,因地因境地做出不同的调整,以期有更进一步的体会。与当地二胡专业学生同台合奏《良宵》与《光明行》,是杨雪教授特别设计的互动与实践环节。让本地学生从台下的听众变为台上的参与者,在排练与演出中获得锻炼与成长。让一场音乐会的意义与价值,不止于聆听。

作为策划者、主讲人与演奏家,杨雪教授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细致认真的态度,严格把关音乐会的选曲、排练、彩排以及相关的服装、舞台设计、宣传等工作。在选定曲目版本——这一音乐会中最核心的工作上,她兼顾到不同受众的需求,为使当地听众从自己的视角贴近二胡,她选择了具有浓厚福建、台湾等地音乐特点的佳作;针对从各地赶来的二胡专业的师生及爱好者,精选如《雪山魂塑》等专业作品,特别是演出了黄海怀先生最早创作的《赛马》版本,在专业作品的讲述中增加了适当的乐曲分析,选择难度适宜的作品与当地学生齐奏,使音乐会多了一层教学示范性的作用;面向广大听众,选择了广受业内与社会喜爱的作品,将二胡艺术的普及性与专业性自然地衔接与融合。

如她本人所说,“在安排、演奏这些曲目的过程之中,我不断的在思考,百年,既可以是指选取的不同时期作品,也不仅只是演奏作品,更展现的是其背后的责任,就是如何传与承的问题。”问题简洁而深刻,其背后暗含着时代性的探索,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坚守,也是面向未来,敢开新局、创新声的底气与信心。倾听百年,发声当代,杨雪教授正在以她致知力行的实践,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场音乐会全程由晟世国乐(上海)文化传媒策划主办,莆田市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协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