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绘蓝图,再书鹏程志。新时代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法制政府有作为,提高民生幸福指数的课题。山东青州经济开发区以开拓、务实、求真和遵循规律谋高效,填写高分答卷。班子堡垒旗帜作用,班子“一把手担责”机制的示范作用,为效能提升,筑台阶,开通道,一路前行。我们找到了成功的奥秘,,那就是党建引领,发展引擎全力开启。他们把为人民谋利益放在党的信仰的高度去担当,将作风建设纳入“党的两个务必”的红色轨道上去运行,将高质量发展提高到一场攻坚战的前景上去执行。既增强了百姓福祉,同时也以此作为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新尺度。
四季轮回,创业有声。该团队做到了在学习钻研中,打开新视野、树立新观念。他们善于在调查研究中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规律;他们善于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新本领、开创新局面。同时,团队领导班子还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在时代发展的新课题,与争取时间,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挑战下,该开发区党委班子以大气概迎战、大视野谋划、大气魄助力落实。共产党人如何在为社会谋福利的攻坚战中谱写新答卷,他们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
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在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赋能、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提升、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助力创新资源在产业发展中高效流动,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一项项科技成果在开发区落地生根,工业经济发展迸发出新活力。
“ 科技力 ”引 导 ,催生 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提速度 、 保 正 点
坚持以产业创新为根本,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产业链,通过构建精准赋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引领取得丰硕成果。今年以来,建富齿轮设立开发区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潍微科技入选山东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名单;华龙农业承担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国特矿山、丰本生物等四家企业列入潍坊市2023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大有农业装备、纯牌科技等10家企业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资格。2022年至今,开发区企业共申请发明专利154项,高质量发展的“热浪”滚滚向前,“科技强区”奋斗目标渐行渐近。
立足产业定位,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实现全覆盖。2023年截至目前,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26家企业获评山东省2023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企业获评山东省2023年度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多芬农业、建富齿轮、德威智能等8家企业申报重点人才工程;推动国特矿山、潍微科技、丰本生物等4家企业申报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19%,为推动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优化力”助势,营商环境释放强磁力
引人才、聚项目、夺帅旗、创效能,劲旅凯旋归
在创新的赛道上,企业的奋勇前行离不开经济开发区优质、高效、便捷、舒心的服务“软环境”。今年以来,经济开发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为了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常态化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科技惠企政策培训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线上开通了供需对接平台,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
经济开发区将紧紧围绕产业链打通创新链,围绕产业、依托企业、聚焦人才,全面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以更好的创新政策、更优的创新机制、更大的创新平台、更多的创新举措,全力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经济链,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文明力延伸 , 整治 “ 新美学 ”,演绎 新富美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添绚丽, 一枝独秀
据媒体报道,青州经济开发区领导班子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群众民生福祉。今年以来,经济开发区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强举措,抓落实,多举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颜值”,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常态化长效化保持,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干群联动,压实责任齐上阵。多次组织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包村科级干部直接抓,对各村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找准“关键点”,逐村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管,将工作举措落地落实落细。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各村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义、措施、要求,凝聚共识,党员干部、村干部、公益岗、网格员、志愿者、群众齐上阵,合力攻坚,营造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浓厚氛围。组织包靠重难点村进行观摩评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述职评议等活动,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青州经济开发区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万企兴万村”活动,组织204家企业与69个村结对联建,探索“以村助企、以企促村、互促共赢”的联建机制,引导村企优势互补,共计引入资金18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提升,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投入乡村振兴热潮。组织13个村开展“跨村联建、村企共建”,3个新村党委以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促进联动融合,双窑韩、柳沟、南石塔获评潍坊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村。
清理整治提升改造,村庄清洁行动。以“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战役”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划分路域治理和村庄环境卫生两大板块提升重点,全面发动群众、上足机械,对乱堆乱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私搭乱建、线路凌乱、河塘沟渠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坚决不留一个死角,不放过一个盲区,确保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辖区共出动人力2000余人次,车辆380台次,大型机械400余台次,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350余吨、清理河塘沟渠和生活污水400余处,清理村内空场和废弃宅院200余处,清理秸秆乱堆乱放15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30处,平整残垣断壁35处,清理废弃荒芜宅基地30处。
增加“颜值” 提高“品质”,村容村貌提升。辖区69个村以花园村庄为标准,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持续开展绿化美化提升,搞好村旁、路旁、屋旁、沟旁“四旁”绿化,实现村内村外、道路两旁有花有草、绿树成荫,切实提高村庄“颜值”。新植绿化苗木15余万株,播撒草花种子600余斤,修建花池1300余米,增绿面积3.3万平方米,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全域花园式村庄。高标准打造“民俗”文化街巷人居环境示范点,完成墙体涂层15万平方米、墙体画1600平方米。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特质”,打造一条由柳沟等15个村的高标准精品观摩路线,以花园式村庄创建为抓手,全力打造柳沟村省级美丽乡村,以带动整体谋划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青垦路沿线13个村庄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柳沟村村史馆,加快垃圾分类,姜家村、张富村、石佛村等12个村庄率先实行垃圾分类,打造花园式村庄。
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全面提升环卫水平。创新环卫工作模式。以网格促管理,保洁员实行分片负责的网格化管理,定人定段、定岗定责、定时清理,按照54个自然村,一村一策,建立巡查和负责制度,目前全区已建立专业化环卫工人队伍 256 人,垃圾桶1800多个。以制度促规范,以益王府路为分界线,由两个保洁公司承担着辖区内村庄卫生清洁、垃圾清运、道路清理等工作,制定《环卫一体化工作人员管理职责》、《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办法》,要求两个保洁公司严格按照《清运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全天化保洁。以考核促成效,对保洁公司进行一月一考核,实行扣分罚款机制。
红旗在飘扬,热血在沸腾,责任扛在肩,青州经济开发区无愧于社会的嘱托,他们的追求与老百姓的幸福感、自尊感融为一体,铭刻于山水之间。
(作者:鲁政宣 众闻 广讯 余庆 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