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红台|精工酿造 匠心工艺

来源:东方网    2023-12-04 14:01
来源: 东方网
2023-12-04 14: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古语云,“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白酒历史源远流长,以其浓郁香气和独特口感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瑰宝。从一粒粮食、一汪河水到一杯美酒,白酒酿造不仅是一门卓越工艺,更是对白酒文化传承的生动演绎。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遵红台酱酒始终秉持“品质至上,客户第一”的理念,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将传统酿酒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不断开创酱香白酒新格局,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因地制宜 成就独特风格的酱香名酒

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于酒而言,一方水土同样酿一方酒。遵红台酱酒来自举世闻名的酱香酒核心产区——贵州仁怀,生产酒厂拥有酒窖300余口。

仁怀,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北靠遵义,南邻川南。这一个区域内的地理环境、水土、气候、温度、湿度、微生物等最适合酱酒酿造,将当地自然特征和风土人情融入酿酒的方方面面,让遵红台酱酒在口味和质量上实现正宗酱香白酒的高标准。

遵红台充分发挥仁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以红缨子高粱、小麦、赤水为原料,遵循“顺应四时,窖藏发酵”古法,打造了酒体醇厚、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陈香舒适的酱香酒。无论口感、香气抑或品质皆为上乘,让消费者能够喝懂匠心,让合作伙伴能够看懂初心,实现酿造广受大众欢迎的高品质酱酒的本心。

精工酿造 诠释高品质酱酒之美

工艺决定质量。白酒酿造是一门匠心艺术,从工艺上看,酱香酒繁杂的工艺决定了它相比其他白酒更高的品质。酱香型白酒工艺可以细分为坤沙、碎沙、翻沙三种,其中坤沙最具代表性也最具难度。

遵红台酱酒严谨遵循千年大曲坤沙酱酒传统工艺,采用古法大曲坤沙12987工艺,即长达一年的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每一步都离不开酿酒师的精心守候,每一道酿酒工序的背后都是酿酒者们的辛勤劳作。

遵红台酱酒还具有季节性生产、长期陈酿、高温酿酒三大精髓。季节性生产最具代表性的是端午制曲和重阳下沙,其中蕴含了道法自然的传统智慧。端午节前后,温度最适合微生物繁殖,此时制作酒曲最为适宜。

“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水质对酒的风味有重要影响。“重阳下沙”中的“沙”不是沙石,而是酱香酒制作原料高粱的一种说法,每年九九重阳节,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一个月后,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全年投料即告完成。加上,重阳节至翌年端午节,雨量减少,赤水河便恢复清澈透明,为遵红台提供了最好的酿酒用水。

此外,遵红台酱酒高温酿酒工艺涵盖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取酒,经过一年的生产周期后,再经五年以上的陈酿窖藏,方可出厂销售。一系列复杂却精妙的工艺保证了每一滴酱酒的高品质和稳定性。

秉持匠心 打造响当当的酱酒品牌

俗话说“人如其名”,对于白酒来说,一款酒的名字代表了酒的特性以及风味。就“遵红台”来说,“遵”意为遵循四时变化和古法工艺,既是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的践行,又是对千年酿酒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红”即天地大美,彰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激情与拼搏奋进姿态。“台”指产自7.5平方公里世界酱酒核心产区,取其酿酒圣地之意。

一直以来,遵红台酱酒致力成为酱酒定制引领者,“缔造难忘的人生时刻”这句品牌slogan是其不断前进的目标。

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日趋高端化、多元化,遵红台坚持将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统筹推进,让遵红台这一酱酒品牌焕发出年轻化、高端化的魅力。

为满足市场的多样需求,“遵红台定制酒”的个性化服务应运而生。依托顶尖调酒师和专业的包装设计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独特风格的酒品和富有企业特色的包装。这一服务既有助于展现企业文化、传递品牌价值,又有助于创造新的酱酒文化体验和消费潮流,更好地满足当下消费升级的需求。

追求卓越,永不止步。遵红台将继续秉承独特的工艺和经久不变的初心,持续推动品牌创新和发展,带动酱酒文化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