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五井镇领导班子廉政自律,向年度“山东质量强省建设品牌的巡礼与评价活动”展示了新的成果和效能。五井镇主要负责人作为“领头雁”以“一把手责任”为职能,以不触动共产党人的底线为戒律,严格做到“五不当”,廉洁奉公不当贪官,秉公办事不当昏官,勤奋务实不当懒官,拼搏进取不当庸官,敢抓敢管不当软官。镇领导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坚定地说:“原则就像红绿灯,不能乱;规律就像方向盘,不能偏;制度就像固定栓,不能松。”
真 诚服务 “ 有温度 ” ,为创建 “ 幸福民生 ” 铺路架桥
知民意,解民困 ,多幸免于难启动有创意
谋发展高点定位,为民生敢作勇为,把社会治理放在首位。近年来,临朐县五井镇把推进镇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作为新形势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现代化,打造了“暖调解”工作品牌,用暖思维和暖方式调纠纷、化干戈,有效保障了全镇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转变理念,群众工作有温度。建立矛盾纠纷日排查、周调度、月点评制度,早发现、早解决,把防范做到“前头”;坚持高位统筹,党委书记以上率下,班子成员全员下访,察民情、解民忧,把工作干到“村头”;把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网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镇村干部增强公仆意识,一句暖言、一杯热茶,先顺气、再说事,把温暖送到“心头”;网格员发挥本乡本土、知根知底优势,天天进格入户,大量微纠纷被化解在了“房前屋后”。
建强阵地,群众怨气有处诉。做强调解“后台”。依托镇综治中心,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合理规划“三室一厅一平台”,全镇矛盾纠纷“一门受理、一体调处”。挺直调解“腰杆”。统筹各类资源,整合多方力量,集中的办公,诉调访调、联调联动,群众不出镇区就可享受到县级所有非诉服务资源。布建调解“网络”。建成20个村级综治中心,覆盖率100%;五井中村综治中心先行先试,探索建成“智慧网格”管理平台,群众家家安装一键呼叫系统,实现民有心声、随时呼叫,我有所应、即时办理。
创新机制,调处纠纷有办法。抓实网格调解、社区调解、综治中心调解三级网络,层层过滤矛盾风险;建立“老胡帮忙”调解工作室,建强“1+2+3”团队,村村组建“和事佬”志愿调解队伍,汇聚有威望、善调解的乡贤能人,合力化解复杂矛盾;用活“四诊”法,即接诊”即办、“约诊”专办、“会诊”联办、“急诊”急办,对矛盾风险全流程管控盯靠。今年以来,全镇6件陈年积案全部化解完毕,上级转办4件信访件化解到位,55件镇级接访件全部解决。
济 助社会有 “ 广度 ”, 为 “ 幸福民生 ”造势 聚 财
巧 运营 , 一路前行 ,血脉相融尽显情意
提升幸福指数,勇于探索。临朐县委将“幸福来临”惠民综合体建设列为县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首,探索“1+5+N”服务模式,在坚持党组织引领下,标配百姓餐厅、理发室、卫生室、 超市、公共浴室 5 大功能主体,选配药店、休闲娱乐室、农资商店、电商中心、金融服务站等便民服务设施,做到花最少的钱,办最暖的事,极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在此基础上,临朐县五井镇突出因村制宜、运营为本,总结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5种运营模式进行逐村推广,并建成惠民综合体20处,在全县率先实现全覆盖,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实现了综合体运营可持续、群众真受益。
临朐县五井镇因村制宜抓建设 节约资源建起来。根据各村实际,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各村经济条件、产业发展、人员类别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建设主体,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集聚一批组织实施惠民综合体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保障。
镇村合建。在条件适宜、老弱群体数量较大的村,通过镇村联合出资新建标准较高、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高标准惠民综合体,最大限度优化整合医疗、卫生、餐饮等服务资源,由点带面、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精心打造群众认可、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惠民综合体,为群众提供特色贴心服务。村级自建。在村集体经济较强、原有基础较好的村,由村级出资新建相对集中的中心性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配备多个公共服务设施作为补充,为群众提供特色服务。提升改建。对无条件或无必要新建场所的村,坚持“宜用则用、宜改则改”思路,利用现有村办公室、幸福院、空置学校和房屋等场所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功能调整,形成多个服务设施互相补充融合的综合服务设施群,避免大拆大建造成资源浪费,既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又节约建设成本。
注重实效抓运营 统筹资源用起来。坚持平台思维、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理念,积极吸引社会资金、资源、力量,坚持“一村一特色”,采取市场运作、村办公营、村店联营、村企共营、镇村合营5种方式开展运营,为农村群众特别是特殊群体提供衣食住行、文体娱乐、医疗救助等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综合体自我服务、自我保障、自我发展能力。
市场运作。聚焦老人、弱势群体饮食、医疗、理发等基本服务需求,与社会资本合作,将百姓餐厅、浴室、理发室对外发包,承租租金固定返还,经营方主要面向社会群体提供市场化服务进行运营、盈利,并承担村内老人就餐、洗澡、理发等需求费用,实现经营方、村集体、老年群众三方便利。村办公营。村集体出资对闲置房屋进行建设提升,通过改造、扩建等方式建成综合性服务设施群。建成后由村级招聘服务人员对外经营,村级为经营主体,统一面向社会开展保本经营、让利服务,所得利润转补就餐、理发、洗浴等服务,在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同时,提升村集体收入,有效避免单纯依靠财政或村集体投入而导致的“入不敷出”问题。
针对部分村庄面积大,群众统一就餐不便实际,在村内设立多处供餐点,将饭菜由网格员或村干部配送至供餐点供群众就餐。此集中配餐方式,也在各行政村下自然村全面推开,由各自然村干部根据各村就餐人数统一取餐,统一结算,最大限度便利群众需求。村店联营。在百姓餐厅建设上,与村内原有饭店合作,引导其依托原有场地提供为老助餐服务,村级通过用电、用水优惠,引导村民各类聚会就餐安排等方式,提高经营收益。同时由村集体拿出部分集体收入作为补贴,保障其正常运行。理发室、浴室等其余场所建设也与村内原有店面合作,通过各项经营优惠政策,提升其运营积极性。村企共营。对村辖区内企业较多村,组织企业与村庄结成帮扶对子进行联合共营。镇村合营。对村集体经济基础差、无经营条件的村庄,采取镇村合营办法,通过政府补贴一部分、集体承担大部分、个人自付小部分方式维持运转,设立镇村兜底补贴资金,订制就餐票集中预先发放给老年人,每月由社区对村内就餐人数进行按票统计。并制定综合体运营奖补办法,村内就餐人数累计达1000人次的,政府按每人每餐2元进行补助。同时,号召子女为父母买票,老人凭票就餐,减少运营压力,保证项目长效运行。
保障发展 “ 有高度 ” ,为 “ 幸福民生 ” 筑牢阶梯
先锋先行 , 各路合力 , 满意清单 尽达民意
凝心聚力抓保障 完善机制活起来。聚焦受益群众全覆盖、公益服务全方位、运营质量全链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党员、团员、妇女、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方面力量全部调动起来,高质高效提供惠民服务,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抓群众参与。做好广泛宣传推介,通过村民代表会、党员会、广播会等各种方式为村内老人们大力宣讲惠民综合体建设意义,并明确党员、村干部、网格员要带头为家中老人充卡买票,带头引导老人前往就餐。同时,逐村设立捐款充值孝心榜,对给老人就餐充值买票、为民生餐厅运营捐款捐物村民排名公示,营造比着充值、赛着买票的氛围,打消部分老年群众疑虑。参照党员积分管理,制定孝心积分制度,村内村民不论党员群众均进行积分管理,按照村内工作参与度、捐款捐物额度等情况进行每月积分登记排名,获积分前十名村民家中老人就餐享受优惠免费政策,并进行宣传表扬。在为老人提供就餐便利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干事热情,党员群众村级事务参与度大大提升。抓服务落地。聚焦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事忧心事,坚持党建引领,搭建“一键连心”惠民综合体数字平台,针对网格内群众需求,为老年群体提供“一键呼叫”服务,居民有事“一键呼叫”,平台第一时间应答回应,网格员全程跑腿,为群众提供购物代办、行动不便老人送餐、器具维修代办等特色服务,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抓质量保证。由镇食安办牵头,每周对各村惠民综合体食堂进行检查,对菜品质量不合格的,顶格处罚村委,取消一切年底评优资格,并扣罚社区经费1000元。同时,针对部分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进行统计,协调惠民餐厅推出相应菜品,让老年人享受优质、价廉、卫生、便利的餐饮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流水东去,青山无言,脚步在履职的行程中闪光。该单位领导班子,以新自律、新清廉、新担当、新姿态、新威信,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品质和精神境界。
(作者:鲁政宣 潍广讯 众闻 余庆 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