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集聚新兴产业 广州大学城已成“独角兽”成长沃土

来源:东方网    2023-12-13 16:07
来源: 东方网
2023-12-13 16: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广州大学城,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培育校地协同创新创业生态圈,大学城与广州市番禺区属一级国企信投公司联手合作,打造番禺区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该园区由四个地块组成,用地面积约9.5万平方米,旨在引入高新科技企业,结合大学城优贡教研资源,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平台。

番禺区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的动工兴建,正值广州在科研领域大步向前的发展期。根据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广州作为科研城市的排名持续上升,2022年首度跻身全球前10强,今年位列第8,超过了东京都市圈和巴黎都市圈,新兴产业观察家认为,随着广州高新产业在广州大学城等地区的集聚式发展,将会有越来越的新兴产业“独角兽”企业入驻相关园区。

从广州大学城整体区位来说,其地处华南地区科教和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拥有20万师生人才资源,智力资源密集。通过与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高新产业“独角兽”在科研攻坚、技术攻关、产品创新将获得强大支持,支持其快速成长。

广州大学城有着众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117家重点实验室、14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新型研究机构。通过产学研的集聚效应支持,广州大学城地区已累计孵化培育企业超1200家,包括小鹏汇天、探迹科技、易方信息等全球“独角兽”、“单打冠军”。

在规划中,广州大学城将重点发展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技术产业,并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原始应用创新示范,同时通过发挥大学城湾区“智核”优势,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将科技成果、创新资源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番禺区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位于广州大学城中轴北部,处身轨道交通与车行交通的“双门户”之中。产业园北临大学城中环路,距主干道隧道出入口和大学城内环路距离都不超过250米,紧邻轨道交通4号线大学城北站,还有3个地铁出入口设在产业园内,产业园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按照相关规划,番禺区计算机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国际高新科技枢纽,把大学教育与产业实践结合,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聚区。

同时,广州大学城新近启动了“创二代”工程,引入产业基金对接及股权融资服务,引入专业孵化服务机构等,引导“创二代”企业家向专精特新、未来独角兽方向发展壮大。在今年7月通过的《广州大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总体方案》中,也表明广州大学城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番禺信投公司表示,番禺区计算机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将利用大学城片区在“产学研”一体化中的集聚优势,努力将产业园建设成国际高新科技枢纽、大学城中轴线上高品质的TOD城市综合体、活力多元的优质产业孵化基地,为独角兽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