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茶:助人为乐暖人心,热心公益显担当

来源:东方网    2023-12-18 10:14
来源: 东方网
2023-12-18 1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茶,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饮品,与社会公益有着密切的关联。茶不仅仅是滋味醇香的饮品,它还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环境、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关注。茶公益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茶与社会公益相关性的体现。

12月3日,泛茶控股(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茶”)迎来了成立两周年庆典。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忘积极回馈社会,成立两年来,为有需要的群体带来了无限的温暖,促进了社会和谐,为茶行业公益文化推广和行动起了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

与经销商一道同心同善

初冬的广州,艳阳高照,泛茶不仅用高端普洱茶润泽心田,也用公益行动给人民群众带来美好的生活。

泛茶经销商采购的爱心沙田柚。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应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还应该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积极履行社会义务。泛茶不仅意识到了,也做到了,并时刻与志同道合的经销商们一起付诸行动。“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发展与繁荣与社会息息相关。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与支持,推动社会公平主义的实现,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社会环境,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增加美誉度”,坚持参与公益活动的泛茶经销商钟擎天总经理说。今年11月29日,得知广东梅州革命老区果农柚子丰收,他便花费数万元自行采购了600箱运回广州,与前来泛茶研发中心参观的全国各地爱茶人士分享广东特产。另一位泛茶经销商也采购了10吨大米,请公司转送给真正有需要帮助的人。

泛茶已是著名的高端国茶品牌,但经销商们已经达成共识:反对日常生活中的铺张浪费,时刻为社会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生最有意义事情莫过于一群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泛茶董事长郑朝根说。

无论晴天雨天 总有人为你撑开一把橙色的伞

除了在全国各地践行公益行动,泛茶还把茶公益文化行动与日常生活的点滴结合。

泛茶招商中心位于广州市芳村茶叶市场核心区,夏季免费供应清凉的瓶装水,晴天雨天还有橙色的免费伞。

“喜欢用长的还是短的?”泛茶工作人员热情地弯下腰询问前来取伞的小孩子。泛茶设计了长柄和短柄两款雨伞,“大家都知道这里提供免费伞,城中村里老人家也多,长的也可以充当日常的拐杖,短的学生们放书包里可以备着”,工作人员带着笑容介绍说。

行人手持泛茶定制伞街景。

泛茶普洱茶产品“屹力相助”。

据了解,除了晴雨伞,酷暑难耐的季节泛茶全国部分经销商也会在店门口免费提供冰冻矿泉水给路过的有需要的人,“尤其是环卫工人,他们太辛苦了,我们尽一点心意”,泛茶一位茶艺师说。    

环卫工人领取爱心矿泉水。

这把橙色的晴雨伞散落在祖国大地,体现了泛茶的社会责任,情真意切暖人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积善行德 永远在路上

为传承乐善好施、扶贫帮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泛茶始终秉承着“大爱无疆、胸怀天下”的公益精神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今年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少年强则国家强”,泛茶志愿者团队分别走进广西藤县新庆镇新庆中学、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阿迪小学、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城镇中心小学捐赠物资,关爱支持教育事业,让爱心薪火相传,同时还发动了更多的经销商一起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泛茶向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城镇中心小学捐赠的一批开学用品、学生文具、营养饮品等。

推广践行茶公益文化已成为泛茶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教育公益是泛茶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泛茶董事长郑朝根也不忘心系故土,回馈家乡。去年9月在得知以西坪为核心区域的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通往核心区的交通要道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泛茶主动伸出援手,捐赠150万元用于西坪“世界农遗大道”公路建设,资金迅速组织到位,助力当地茶旅融合发展。

泛茶捐赠150万元助力安溪西坪“世界农遗大道”公路建设。

图为泛茶控股名誉董事长郑水丁、董事长郑朝根、总经理郑海华为安溪五中捐赠的“爱国寻韵”油画长廊。

泛茶还十分关心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家乡,回报家乡,为安溪五中捐赠了“爱国寻韵”油画长廊,陪伴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让每一个群体都感受到佳节的快乐

2023年的中秋节对于广州康复实验学校的孩子们特别有意义。为了让他们感受中秋团圆的喜悦,传承中国传统佳节的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茶历史文化,泛茶走进了该校,开展“茶香月圆,爱满中秋”主题活动,为学生与教师奉上一杯温暖的茶,共庆团圆。

“茶香月圆,爱满中秋”公益活动共打造了多个参与项目及场景——猜灯谜、中秋挂饰制作、黏土月饼制作、游乐园区、主题拍照墙、宋代点茶区、套圈区,学生们手中都有一张活动卡,每顺利完成一项活动便可以在这张卡上盖章,集满六个印章即可去兑奖区领取奖品。

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在浓浓的中秋氛围里,还与家长们一道了解了茶文化。以被列为非遗名录的“宋代点茶”为例,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产茶、采茶、制茶、碾茶的物理与各种工序都做了详细而精到的探讨,“点茶”在当时更是一种全民化的生活风尚,品茗成为一种风俗雅事。茶文化在宋代从发展至昌盛,并随后于不同地区承载着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又演变出多样的形式。以此为切入口,学生和家长们以点茶为名,共叙宋代风雅,领略历代茶风俗,感受文化美学,提升对中华茶文化的兴趣。

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泛茶的公益行动日历排得满满的,大大小小的活动数不胜数:到荔湾湖公园里慰问清洁工人、到养老院探望老人、给弱势群体送油送米,到广西、云南、贵州等全国各地需要他们的地方......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传承中国慈善文化,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相信泛茶的示范带头作用将激活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公益,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共同凝聚向善向上的正能量,世间必会撒满阳光、充满关爱。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寒冬酷暑,泛茶志愿者团队永远在路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