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五公司 劳动竞赛激发热情 轨道战线拼搏争先

来源:东方网    2023-12-18 11:28
来源: 东方网
2023-12-18 11: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党建引领 发挥政治保障

坚持将党建融入施工生产,是劳动竞赛获得强劲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中铁十一局五公司重庆轨道15号线项目、轨道18号线项目在劳动竞赛推进过程中,牢牢把握党建引领“红色引擎”,以党建推动劳动竞赛,以劳动竞赛成果彰显党建融入施工生产的成效。

轨道15号线项目“党员安全质量监督岗”监督一线

重庆轨道15号线项目项目持续深化“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安全质量监督岗’的监督优势,在劳动竞赛火热开展中,将“党员安全质量监督岗”活动横向延伸,充分发挥安全日常检查、班前检查、专项检查、节前检查、节后检查等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优势,对施工现场高空作业、施工用电、临边防护等安全风险常发、易发的隐患场所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实现“全面打击”,现场提出整改措施,从严督促整改,并对安全、质量隐患记录在册,及时“回头看”,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做到安全质量隐患问题整改闭合,消除潜在“蚁穴”,走稳安全生产每一小步,为劳动竞赛顺利开展构筑牢固“安全堤坝”。

在竞赛活动中,轨道18号线项目以红线管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抓手,修订《工程质量红线管理办法》,建立《安全生产“五个责任体系”实施细则》《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58项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形成了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依托“创岗建区”活动,党员先锋岗带队参与质量红线专项检查,实现“源头有防控、过程有检查、问题有考核”,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安全质量、工程技术责任区对重点工序进行全程管控,对现场进行拉网式质量隐患排查,全面梳理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并由专人负责督促整改落实,保障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技术为本 激发创新活力

在劳动竞赛深入开展期间,中铁十一局五公司对标职业要求,聚焦专业能力提升,稳步推进“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建设行动。鼓励基层项目利用工余时间,邀请专业讲师、技术能手等有针对性开展施工技术、仪器使用、安全规范等多方面技能培训,实现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全覆盖,提高专业素质,为劳动竞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依托重庆市交通建设工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重庆轨道15号线项目以“五小”活动为载体,鼓励全员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负责人、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攻坚小组,常态化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先后攻克大坡度电瓶车运输、隧道穿越回填土、管片拼装等众多技术难点,在金山寺站至欢乐谷站复合式TBM区间隧道掘进中,一举打破重庆市8.8米大断面盾构机单月掘进记录,跑出8.8米大断面盾构机区间隧道掘进“加速度”。同步开展科研课题立项,目前已启动回填土深基坑渗流特性及控制技术在内的五项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课题研究,其中《复杂地层环境下大断面盾构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研究》已在重庆市交通建设工会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内协同推进,并取得良好进展,为有效推动施工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轨道15号线项目隧道内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轨道18号线项目通过创新质量管理监督机制与内部竞争机制,制定施工班组过程整改、不定期约谈、关键岗位培训考核淘汰等制度,充分调动人人参与劳动竞赛的积极性,让比“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科技创新”“文明环保”“共建共享”“竞赛管理”成为新常态。

据悉,重庆轨道15号线项目礼学路站至金山寺站盾构区间已顺利贯通,金山寺站至欢乐谷站盾构区间左线掘进999米,右线掘进886米,预计于2024年初实现区间双线贯通。轨道18号线即将迎来全线开通初运营阶段,通车运营后,将与轨道1号线、2号线、5号线、江跳线、9号线和环线换乘,实现中部槽谷南部片区与中心城区核心区40分钟快速通达,对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具有积极带动意义。(李红辉 曾凡丽 丁连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