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晖萍)当前,建筑管理行业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各地政府为了维稳经济增长,在基建上投入的力度更大,这就使得建筑行业内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基础设施需求。由此,新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增加。而在该背景下,建筑行业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市场中的优质企业越来越能从中脱颖而出,同行之中形成主导地位,一些小型和效率低下的企业则可能被淘汰,整个行业逐渐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格局。
智能化建筑管理专家盛舟表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意味着市场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企业不再仅仅依靠规模求胜,而是需要深化核心竞争力,以在众多环节上取得优势。”换言之,企业必须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服务水平,甚至在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化,以超越对手,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项目管理技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还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设计和建筑品质,通过杰出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建筑技术,构建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作品。然而,这些还不够,随着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企业还需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维护的全方位服务,或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
“仅仅依靠资源或规模优势已经无法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更多地是需要企业在管理、设计、服务等多个环节上的创新和持续改进。”盛舟说道。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的日益加速,企业必须具备前瞻性,全方位地进行转型改革,以适应并紧跟这些新兴发展潮流。
企业需要引入新的技术工具。例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这是一个为建筑行业而设计的新型技术,它可以使得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都达到数字化,让各项操作更为直观且效率更高。同时,大数据分析也可以被企业融合运用,它能有效地处理大量数据信息,助力公司更深度地挖掘出关于项目、市场、客户等方面的价值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人工智能(AI)可以说是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AI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任务,更好地协助项目管理,优化设计流程,甚至可能提升施工执行效率。这些新型技术的引入,将会对企业传统的工作流程产生颠覆性影响,让工作更加高效、准确。
企业也要积极响应并迎合绿色环保和低碳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优化资源分配。这不仅包括物质资源,如建筑材料、能源等,更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要确保这些资源都能在最恰当的地方得到应用,而非进行无效或过度的消耗。其次,企业还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努力实现在使用较少的资源情况下,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既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益于绿色环保。企业还需积极探索和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其在生产、施工等环节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譬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逐步适应并彰显出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的主旋律
企业也需要对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调整。步入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对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升级调整,例如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以及敏捷、精益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数字化运作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此外,人才管理也需要深化优化,企业需要确保拥有优秀且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库。这不仅意味着卓越的招聘和选拔机制,更包括强大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这能够帮助员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和潜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同时,企业还需要对风险管理有所重视并进行加强,这包括评估市场、技术、财务等各种风险,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从而尽可能降低这些风险对企业运营和发展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总的来说,优化这些管理机制,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业务效益,以适应和践行绿色、低碳、数字化的发展理念。
“建筑企业的转型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内部改革还需要外部改革,而更重要的是迎合当下发展趋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的健康发展。”盛舟表示,这些转型和优化的措施不仅有益于企业,同样也有利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为建筑行业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