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巍巍,淮水汤汤。在蚌埠,过去,农村青年主要依靠进城务工实现收入增加,而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实践,越来越多在大城市打工青年如同“腾挪”一样,返乡创业。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周台村小小蔬农场“主人”张帅,正是返乡创业,发展乡贤经济、凝聚乡村振兴新动力的典型代表。
以梦为马 毅然“腾挪”
张帅原本是合肥某电子技术研究所的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工作稳定、收入也不比较不错,但作为一名农民子弟的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回报故乡的梦未圆。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政府鼓励在外乡贤返乡创业的热潮,张帅回乡发展的想法日益强烈。2014年,张帅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周台村创业“种蔬菜”。
“我们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周台人,浓浓的乡情常常让我们想为家乡的发展做点贡献。” 张帅介绍,回到曹老集镇周台村后,他承包了100多亩地,创办了“小小蔬”品牌,种植蔬菜、水果,希望种植天然绿色蔬果,将天然、健康的“蚌埠味道”传扬四海。“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合肥工作,因为生长在农村,从小吃着家里种植的绿色蔬菜。但是随着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在外面买菜实在是很担心农药残留问题。”张帅指出,“我就想着能够回到故乡,种植绿色蔬菜,有一天能将家乡的绿色有机蔬菜推广出去,让我们的大美蚌埠因绿色果蔬而闻名。”
创业之路 历久弥坚
张帅的创业之路,刚开始并不轻松。虽然是一名农家子弟,但是从小到大忙着读书,种植技术需要从头学起。“刚开始,我购买了线上课程,每天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巧,怎样育苗、授粉、嫁接等,然后在地里反复的试验,不断的改良种植技术。”张帅说到。
张帅说:“我们农场的品种是一个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过程。刚开始只种植西红柿、芹菜等蔬菜,后来拓展了多种蔬果,但发现无法做精,又化繁为简。现在我们只专注于西红柿、吊蔓瓜、冰淇淋甜瓜的种植。”张帅表示,品种减少了,会更有精力去打磨产品,将产品的品质提升的更好。
文化植入 展现情怀
小小蔬农场份额最大的产品是西红柿,张帅致力于做出有“情怀”的西红柿。走入小小蔬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岁月在变,味道不变,小小蔬番茄值得传承的味道”的宣传语。张帅说:“未来,我打算主打番茄的种植。为了种出更健康的番茄,今年我们又购买了一批物理杀虫的灯,一台灯1000多元。同时,我们每亩地番茄的产量只能做到普通番茄的一半,主要是为了避免使用农药,我们每亩地栽种的番茄苗只有1000株,其他家一般都是2000-3000株。”
作为蚌埠市青年创业者协会成员,张帅多次为返乡创业者开展培训,也经常为周边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
“接下来,我会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在健康蔬菜品种引入上下功夫,出售菌种、提供技术,带动更多群众一起在种植健康蔬菜种创收增收,将‘值得传承的蚌埠味道’这一产品定位传扬开来,为蚌埠市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张帅充满激情地规划着下一步发展。(刘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