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沙湾:“三个大抓” 写好沙湾高质量发展“答卷”

来源:东方网    2023-12-28 16:17
来源: 东方网
2023-12-28 16: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这是乐山市沙湾区2023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大抓”是“命题”,“真抓”是“答案”。回眸即将过去的2023年,乐山市沙湾区用专注发展的战略定力和信心决心,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砥砺前行,用一次次成功签约、一个个项目落地、一处处喜人变化......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开辟出“沫若故里”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

大抓招商 引来“源头活水”

“今年10月,我们企业正式投产,目前日产能已经提升到了2吨。”临近年底,乐山三江笋业总经理马建变得格外忙碌,面对多个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他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让各条生产线都全速运转,力争订单能早日发往客户手中。

马建说,沙湾良好的林竹资源和投资环境,让他决定将自己的食品加工企业放在沙湾。企业自今年10月投产以来,已经马不停蹄地生产了100余吨泡椒竹笋,产值达到上千万元。

“如果实现满产,我们的年产量可以达到7000吨以上,并且可以提供至少200个固定就业岗位!”马建充满信心地说,让企业早日实现满产是他目前最大的目标,在沙湾区各相关部门、属地政府以及新闻媒体的帮助下,正有越来越多的群众来到企业就业,未来可期。

“乐山三江笋业的顺利投产,对于沙湾区进一步做大做强林竹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都能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沙湾区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局长张诗表示,紧扣区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大抓招商”战略部署,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局长”工作理念,围绕钒钛钢、不锈钢、道地中药材、林竹、文旅等主导产业招大引强,重点突出补链、延链、强链以商招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沙湾区共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145.7亿元,完成市下任务的145.7%,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正在沙湾“落地有声”。

大抓项目 支撑发展“换挡加速”

如果说招商引资让未来可期,重点项目建设就是当下所需。隆冬时节,万物沉寂,但在沙湾大地上,各重点项目建设却激战正酣,不断刷新着各自的“进度条”。

走进沙湾区重点“挂图作战”项目——沙湾客运枢纽站项目建设现场,只见项目站房和停车楼已经拔地而起,在一旁新成昆铁路沙湾南站的呼应下,一座现代化的综合立体式交通枢纽正初具雏形。

“站房主体工程和砌体已经完工,开始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停车楼主体工程已经修建到地上最后一层,预计将在本月内封顶。”沙湾区铜河建设运营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罗辉介绍,目前,项目各参建单位正按照冬季施工方案,紧盯时间节点,投入更多施工力量冲刺建设任务,确保项目在明年5月竣工投用。届时,沙湾区将实现铁路客运和公路客运的“零换乘”,进一步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重点项目是县域经济实现稳中求进的“主引擎”,是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更是改善民生的“加速器”。

“大抓项目”抓的是包装生成,拼的是建设进度。今年以来,沙湾区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项目推进机制,让一大批事关工业转型、民生福祉、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大项目、好项目跑出了“加速度”。

德胜新建“1250m³”高炉投产、福禄大渡河大桥通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期)项目四标段开工、S430沙湾区过境段改建工程顺利推进......今年1—11月,全区4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58亿元,其中,22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4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4.9%,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大抓产业 推动优势成“胜势”

事实上,无论是精准的招商引资,还是重点项目的全速推进,归根结底是要助推优势产业突破发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加快构建符合县域发展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说,“大抓招商”是活水,“大抓项目”是支撑,“大抓产业”是关键。

12月22日,在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4号高炉中控室,操作人员正将炉长发出的一道道操作指令传递至炼钢一线。脱硫、提钒、冶炼、连铸,一罐罐火热的铁水正不断“变身”为合格钢坯。

而就在同一天,距离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近2000公里的北京东城区,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4中国和全球钢材需求预测、2023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暨发展质量)评级、2023中国钢铁企业ESG评级研究成果发布会”也正在举行。此次发布会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重磅发布了“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暨发展质量)评级成果”,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连续八年上榜评级榜单,并在全国107家参评钢铁企业中脱颖而出,首次获评A级(特强)企业。

“能够在艰难的行业大环境下,获得此项殊荣实属不易。”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受到终端需求下行和原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压力,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双向发力”,通过实施技改项目和技术攻关,纵深推进钢材产品智能化、绿色化和钒钛差异化,加大力度推动钒钛产业链补链强链,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稳定、先进适用的钒钛冶炼工艺技术,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稳定。

与此同时,沙湾区各相关部门也在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强化要素保障,积极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推动企业满产稳产。在政企齐心协力下,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吨钢利润仍居全国钢铁行业前五位,连续12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企业500强,2023年营业总收入有望超过190亿元。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的抗压奋进,只是沙湾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今年以来,沙湾区努力克服工业产品价格波动、市场需求萎缩等不利影响,着力做大钒钛钢产业、做强不锈钢产业、做优装备制造产业、做深造纸产业、做好新赛道产业,积极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今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位居全市第2位。

不止是工业经济的“一枝独秀”,在“大抓产业”的工作导向之下,沙湾区“三次产业”实现了齐头并进、“遍地开花”。

农业上,川佛手、柔毛淫羊藿种植规模持续保持全国最大、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超7万亩,大春粮食生产13.75万亩、产量5万吨,2023年全市乡村振兴发展拉练沙湾区排名类区县第一......

服务业上,建成红房子影视基地,改版升级的《屈原》舞剧入选第五届四川文华剧目奖,1—11月累计接待游客461.1万人次、增长13.8%......

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提振的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2024年即将到来,面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命题”,“三个大抓”也将引领着沙湾区重整行装再出发。(冯丹远 王雷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