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域性意在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或遮风避雨的场所,它是文化、历史和地理环境交织的具象表现。建筑地域性的核心在于建筑作品与其所处地理、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外观设计上,更深入到材料的选择、功能的布局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上。这一过程,是对一个地区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尊重的结果。此外,建筑地域性还体现在对当地建筑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上,它不仅仅是复制传统风格,而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创造出既反映历史文化又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建筑。
建筑地域性主导着建筑设计师陈婧在每个项目中的设计理念。在考虑建筑地域性时,实际上在探讨一种文化与自然的对话,一种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以及一种功能与美学的平衡。这不仅仅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更是一种对生活空间与环境之间深刻联系的哲学思考。以此,在设计伊始,她总能依据建筑地域性找到建筑项目的突破点,合理的借入场地并将个中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对周边的场所的对话感。
建筑设计师陈婧在各种独立项目中探索与实践建筑地域性的理念。在2023年的青年建筑师竞赛-美术馆中,她的项目-罅隙(Crevice),探索了本土文化与场地特征交织的可能性,获得了金牌提名奖。此建筑项目位于山东威海,毗邻大海,身居山林。当地有着深远的本土民俗文化,包括秧歌,乳山琴书等。该项目通过利用山脉中的地形高差创造独特的层叠蜿蜒的平面走势来彰显本地的特色秧歌,转译三角形山脉地貌特色构成建筑主体组成,围绕本土物质遗产与当地盛产的石材构筑整体建筑材质风格。并且通过综合秧歌舞台,展览,多功能厅,茶馆,冥想空间等来为参观者提供全方位的非凡体验,带动当地旅游业,吸引人潮。如何整合建筑功能,结合地形并突出文化特色是整个方案的着眼点。她首先保留了当地梯田的地质地貌,将场地外部空间特色引入建筑内部,并在其间穿插灰空间使室内外界面模糊,让参观者不但有与展品的互动同时又与自然巧妙连接,整体有着潺潺流水穿过卵石的意境。最后,利用山峦间的三角图形,完成建筑屋顶的构图与遐思。她希望在这个设计中通过深入强调建筑地域性来整合场地特征与文化历史从而打造建筑仿佛是自然的延申与重构的景象,同时也是通过现代建筑语言来反映深远的本土文化特色与历史精神。
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以后,她加入了El Dorado建筑事务所,并成为建筑设计团队的核心成员,在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任务与责任。其中最突出的项目之一是阿尔比纳愿景信托社区投资城市设计(Albina Vision Trust Community Investment Plan)。 高速发展的美国城市-波特兰阿尔比纳下城在经历连续的城市更新浪潮,州际高速公路建设,以及重视大型、向内的市政空间的现代发展框架。久而久之,缺乏可负担的住房导致的无家可归现象;错综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私人和公共土地所有权的拼凑,使得行人无法到达威拉米特河东岸。通过与客户不断沟通,最终确定设计目标是为阿尔比纳下城区创建一个包容性社区的蓝图并致力于展示一个既经济实惠、宜居又多元化的社区,思考如何为该地区增值。在充分考虑文化与历史的背景下,设计具体社区建筑时,设计师陈婧透过当地历史的深远背景与黑人文化的复杂性,着重于建筑单体造型的类型设计,以此保证建筑的绿色可持续性同时维持房屋的可购性。因为地域性设计精神贯穿设计始终,使得设计成果突出,项目斩获多项国际级奖项,包括2022年AZ社会公益奖(AZ Awards for Social Good);2022年美国建筑师协会俄勒冈设计卓越荣誉奖 (AIA Oregon Design Excellence Honor Award);2022年美国建筑师协会中央州设计卓越荣誉奖 (AIA Central States Design Excellence Honor Award);2022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堪萨斯城设计卓越 (AIA Kansas City Design Excellence Award);2022年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波士顿设计卓越荣誉奖(ASLA Boston Design Excellence Honor Award)等诸多奖项。
建筑设计师陈婧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了并实践了建筑地域性。她的作品超越了建筑作为物理空间的概念,深入探索其作为文化、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碰撞的角色。她巧妙地将传统、历史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既体现历史文化又满足现代需求的建筑。陈婧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多个设计奖项上,更重要的是她如何将建筑设计提升为一种文化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功能与美学之间的对话和平衡。她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的领域,而是对生活空间与环境之间深刻联系的一种哲学探索和实践,从而丰富了建筑所在场所的文化和历史维度,生动地体现了了建筑、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