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栋盛解读注册安全工程师人才的发展与挑战

来源:东方网    2024-01-10 11:25
来源: 东方网
2024-01-10 11: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02年,对于广大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原人事部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颁布《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始启动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时至今日,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已经有49.3万人取得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

2021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及“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自此,在部分高危行业,须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职责。

在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法制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专业化程度已经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人才发展将走向何方?

秦栋盛介绍,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经过了20年的发展,对于社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与丰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很多企业清晰地认识到,注册安全工程师(以下简称“注安师”)作为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是企业安全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如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明确规定考取注安师职业资格所能取得的待遇,就充分调动了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报考注安师职业资格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在谈及成绩的同时,秦栋盛也没有回避仍然面临的困境。他直言,当下,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身负重任,润物细无声地默默奉献,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却得不到企业一把手的理解、尊重与支持,尤其在企业需要权衡发展与安全的矛盾时,往往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安全投入不到位,缺乏人、财、物支持的现象屡见不鲜。

“要想走出困境,需要从国家、社会和企业几个层面加以引导、帮扶与支持。”秦栋盛这样抛砖引玉。2021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明确了注安师配备的要求,这说明注安师的重要性已经从法律层面予以肯定,那么,随着遵法守法意识的增强,注安师也将在国家、社会、企业层面引起更多的重视。秦栋盛说,目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设有注安师注册管理中心,在应急管理部授权和指导下,负责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命题、注册、继续教育等管理工作。我们既然扛起了这面大旗,就要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与职责。

据了解,注安师线推行线上线下继续教育工作,以多形式、高质量的继续教育,确保注安师知识更新的质量,在应对层出不穷、意想不到的新风险、新问题,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带来的新风险方面,提升注安师的应对能力与水平。秦栋盛认为,注安师从取证到继续教育的制度要求,是与企业的安全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一方面,企业需要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始终保持进取的能力与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人才也需要不断地夯实理论基础,更新专业知识,以满足企业管理提升与技术迭代的诉求。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者,也是注安师活跃的重要领域。正所谓“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要想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注安师人才的支撑。秦栋盛建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企业需要为注安师提供畅通的晋升渠道、优渥的薪资待遇以及崇高的荣誉,更要重视注安师“隐形的贡献”。

在结束访谈时,秦栋盛向所有关注安全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发出寄语:“二十多年来,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取得显著成就,但也面对企业发展与安全之间的挑战。目前,注安师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愿我们的奋斗点亮企业安全之路,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文/陈丽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