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旅在抖音出大招背后,有效互动让更多美景、美食被看见

来源:东方网    2024-01-18 11:08
来源: 东方网
2024-01-18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个冬天成为了哈尔滨的春天,带动了各地文旅集体“出大招”。这几天在抖音平台上,26个省级文旅厅账号累计发布视频1300多个,涨粉近六百万。相关话题累计登上抖音热榜超过300次,来自各地的欢迎声、吆喝声连绵不绝,与网友的期待形成了强烈共鸣。

技术变革时代,短视频成为主要媒介之一,各地文旅围绕短视频做文章也成了这两年的潮流。从红衣策马、气场拉满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到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的四川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再到因古装扮相“丑出圈”的湖北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多地文旅局长率先出招,以亲民的形象、生动的扮相让不少“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冷门景点获得了被看见、被关注、被打卡的机会。之后,淄博的烧烤、“尔滨”的好客,也纷纷借助短视频平台持续助燃话题,不断擦亮城市品牌,使数字“高流量”转化为了游客的“高留量”,最终吸引各地文旅纷纷下场,为家乡“打call”。

旅游业本质上属于服务业,底层逻辑就是“以顾客为中心”。这就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者进行旅游决策时,热门城市是占据天然优势的。但眼下,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10亿,互联网渗入生活的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文旅行业的潜在客户就在网上,旅游目的地也已进入网红时代,网络平台上的热门事件,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旅游决策。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地方文旅部门的工作方式。如何成为“显眼包”,如何与网友快速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与能够立体展示目的地风土人情的短视频,以及拥有庞大流量的短视频平台携手合作,无疑顺应了网络传播规律,可以爆发出“1+1+1>3”的效应。我们也看到在抖音等平台上,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积极给家乡“提意见”,许多文旅部门也积极“听劝”,通过短视频、热榜话题、直播等形式予以回应,形成了良性互动,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用“电脑冒烟”迎来了“泼天富贵”。

image.png

对于平台而言,当前文旅内容的持续刷屏,也传递出流量之于社会的正向价值。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无论是“记录美好生活”,还是“看见更大的世界”,短视频、直播等内容跨越时间与空间,让地域之美不再受限于媒介,这不仅重构着传播生态,也是现代人的“精神乌托邦”。中国很大,有太多地方值得“被看见”,有太多文化值得“被记录”。文旅热潮下,越来越多有创作能力、文艺特长、有一定粉丝量基础的创作者,围绕家乡风景、美食、文化、街区、人物等内容进行创作代言,将看不见的文化与感受紧密结合,让家乡“活”起来、“火”起来。对于平台的广大用户,即使“身不能至”,这些优秀内容对于拓宽个人视野、激发家国情怀仍然大有裨益,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质感。

地方文旅在抖音的这轮“PK”再次说明,创新传播形式、重视消费者反馈,对于推动文旅发展并非空话。积极紧跟热点,持续进行创新,多想金点子,找到好路子,相信各地文旅能够持续红红火火,相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将迈得更加坚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