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韩贺(
Anita Han
)
LEED
AP
,毕业于中国顶尖设计学院清华大学,
和美国顶尖设计学院
,
如今在美国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她不仅是美国
LEED
绿色节能委员会的一员,还专注于建筑相关和室内设计项目。在与她交流中,我们将一窥中国和美国室内设计项目的异同之处
。
清华大学背景塑造设计眼 光
韩贺的设计之路始于清华大学,这座中国著名的学府为她提供了坚实的设计基础和独特的审美眼光。她谈到,清华大学的设计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设计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能力。这种教育背景为她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
美国SCAD艺术设计学院 的室内设计打造
韩贺谈到她在美国读硕士研究生后发现设计更注重市场和需求
,
比如设计院校的课程都是基于当前建筑公司的人才需求培养。在美国学设计更加偏重实践和理论分析,在得出设计结果前必须有设计理论的支持。这样几年学习下来,养成了很好的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习惯。
美国 LEED 委员:可持续设计的倡导 者
作为美国
LEED
绿色节能委员会的一员,韩贺对可持续设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忱。她表示,美国在室内设计中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
LEED
认证已经成为许多项目的标配。这与中国在可持续设计方面的进展相比,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她鼓励中国设计师更多地关注绿色设计理念,使项目在环保和能源效益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
文化差异影响设计风 格
在谈到中国和美国室内设计项目的区别时,韩贺特别提到了文化差异。她表示,中国的设计更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追求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而美国的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现代感,强调空间的实用性和舒适性。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她在两国的项目中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设计理念,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
项目管理与执行的不同挑 战
韩贺还分享了在中国和美国从事设计项目时面临的不同挑战。在中国,她常常需要处理政府审批和项目周期较长的情况,而在美国,更注重的是项目的快速执行和与各个相关方的协调。这使得她在项目管理和执行方面都需要具备不同的技能和应对策略
。
未来展望:融合中西设计哲 学
最后,韩贺展望了未来的设计方向。她希望在自己的设计中融合中西设计哲学,创造出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兼具现代感的作品。她认为,通过跨足两国设计界,她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融合不同文化的设计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的设计方案
。
韩贺的设计之路是一个融合中西文化、注重可持续性的典范,她的经验不仅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启示,也为中国与美国室内设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