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数据报告:超8成短视频直播平台用户喜爱“干货多”的知识创作者

来源: 东方网
2024-01-24 09: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跟着短视频学物理知识,在直播间听院士教授讲课,已成为流行的知识获取方式。近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媒研究中心发布的《学无界,共此间:短视频直播与知识学习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近9成用户会通过短视频直播获取知识,其中实用型知识如生活百科、职业技能,专业型知识如科学科普深受欢迎;优质知识类内容激发了近4成用户参与知识创作的兴趣,短视频直播平台成为大众学习、分享、创作知识的新选择。

寓教于乐,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严谨专业的知识,是知识短视频直播受欢迎的原因。《报告》显示,超8成用户喜爱“干货多”的知识创作者,超7成用户爱看“语言风趣幽默”的创作者分享知识,超6成用户偏好“给用户提供方便(如整理出笔记)”的知识创作者。这表明短视频直播平台用户青睐高质量的知识信息,而幽默生动则是知识创作者吸引和保持用户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图为《学无界,共此间:短视频直播与知识学习报告》中“用户喜爱的知识创作者特质”统计数据

从知识创作者类型维度看,调研显示,专业科研人员、分享科研科学知识的青年/青少年,以及教育工作者是最受欢迎的知识创造者类型。公开数据显示,去年9月,由60余位院士研究员、高校教授、文化学者推出106场抖音直播公开课,累计吸引了超5700万人次观看;过去一年,高校直播课累计观看超10亿次,诺奖得主、院士、教授、艺术家、奥运冠军等都成为受抖音用户欢迎的知识传播者。

图为《学无界,共此间:短视频直播与知识学习报告》中“用户喜爱的知识创作者类型”统计数据

《报告》统计,超4成用户认为短视频直播的知识内容提升了自身学习效率,近2成用户表示通过短视频直播可以学习到名校知识。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抖音上473万个科学实验相关视频累计时长超1629万分钟,相当于36.2万节课,海量的“云课件”资源实现了跨越时间、地域、行业的课件资源共享,降低了知识共享门槛。

图为《学无界,共此间:短视频直播与知识学习报告》中“知识短视频直播的积极影响”统计数据

“短视频直播作为新兴的知识共享与传播形式,实现了跨地域、跨时限、跨行业、跨代际的知识共享与传递”,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建议,各科研机构与高校要进一步利用短视频直播,推动知识的普惠,让每个人都能在数字化时代中享受知识带来的力量与智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