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1号”野牛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助力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东方网    2024-02-02 09:47
来源: 东方网
2024-02-02 09: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野牛草在生态修复和节水绿地建设中优势明显,但野牛草草种仍面临着依赖进口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孙彦教授团队育成野牛草品种“中野1号”,为推进草种国产化、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一定基础。

野牛草于20世纪40年代被引进国内,是中国引进最早的草种,被喻为草坪的“和平使者”,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本土草种。普通草坪一般会面临耗水量大、易感病害、养护成本高等问题,而野牛草建坪耐旱能力极强,所需养护低,完全不存在上述问题。遗憾的是,野牛草国产草种短缺,供求缺口巨大。近年来,孙彦教授团队在河北、内蒙古等多地开展了野牛草的选育与品比工作,从优良资源中杂交选育出匍匐茎长、扩繁速度快、成坪时间短的“中野1号”野牛草新品种。选育团队成员包括孙彦、王克华、李跃、胡倩楠、王显国。

孙彦教授介绍,“中野1号”野牛草历经xxx年选育而成,该品种匍匐茎长且多、在无施肥条件的沙质土壤中,日均生长0.95 cm,扩展速度相比对照株提高15%以上,覆盖时长相比对照株缩短28天,在有效的管理下,种子产量可达1780-2310 kg/hm2。该草种在黏土、沙土、壤土均可生长,可耐受轻中度盐碱,可用于普通绿化、边坡绿化等低养护地区的绿化,以及生态修复和放牧草地的生态改良。适宜在我国北方年均降雨量为250-630 mm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推广种植。

《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规划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5亿亩。《“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我国将每年实施4600万亩左右的草原保护与种草改良生态修复。“我国草坪草种业起步较晚,每年进口草坪草种子约3000吨,在新品种培育、产业化发展方面进展缓慢,推进草坪草种业发展,需要培育性状优异高产的国产草种。”孙彦教授表示。下一步,研究团队将与林草局等单位协商,积极开展草品种的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新品种推广、扩大种植面积,为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孙彦教授一直从事草坪科学与草种子检验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草坪与牧草抗逆生理及低养护草坪草品种选育,已育成草坪草与牧草新品种6个,包括生态草兼草坪草“绿坪1号”白颖苔草,牧草“山丹”新麦草等。

野牛草品比试验地

“中野1号”野牛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