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石榴连心”实践团队成员许莉莎,走进我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感受非遗文化,尝试制作甲马。这次体验,使许莉莎深刻领悟到甲马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甲马,又称“纸马”,是一种源于民间祈福消灾的木刻版画,广泛流行于云南各地。其中,白族甲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非遗文化,许莉莎来到了大理著名的甲马制作基地——“義顺祥”。
在这里,店铺师傅热情接待了许莉莎,详细介绍了甲马的历史由来和发展过程。从师傅的讲述中,许莉莎了解到甲马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使许莉莎更加坚定了要亲手制作一幅甲马的决心。
制作甲马的过程分为几个步骤。首先,将墨汁刷在已选取的刻板上,确保凸起的每一处都有充足的墨汁,这是成功拓印的关键。然后,将甲马纸覆盖在刻板上,用干净的刷子在甲马纸上轻轻打磨,使墨汁均匀分布。在掀开甲马纸的那一刻,一幅精美的甲马图案便呈现在眼前。
许莉莎选择了“龙”和“瓦猫”两个图案进行制作。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和尊贵,“瓦猫”则寓意着招财进宝。许莉莎细心地为这两个甲马上色,以红、黄为主色调的“瓦猫”显得分外喜庆,而云朵的颜色则由粉、紫、白三色调和,仿佛真的感受到了云南独特的云彩颜色。
这次甲马制作体验,使许莉莎深刻感受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完美结合。“我要将这份来自云南的祝福和非遗文化传递给我的家人、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甲马、传承甲马,从而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实践团队成员许莉莎说。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弘扬和发展甲马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让它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我们也要珍惜非遗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文:许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