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辣椒可以卖2块钱,干辣椒可以卖8块钱,做成辣椒酱要15一瓶,而提取辣椒精、红色素等可以将产值做到35元。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已成为链接城乡、承接农工,实现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之一。
发展农食产业,政策端春风劲吹。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产业振兴则指出,要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新发布的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也强调,要通过改进技术装备、建设科研基地、开发多元产品、建设产业园区等方式高值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产业侧同样动作频出。2月29日,新年开年,第二届全国农产品深加工典型企业宣传推广活动在广西南宁开启,活动同期隆重举办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农食加工产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农食加工与预制菜产业发展论坛,与会嘉宾共同分享行业真知、探讨未来趋势、寻找增长密码,并见证全国性农食领域专业官方机构——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农食加工产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的正式成立。
本次盛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自治区领导,相关行业院士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及产业链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发展进行深度研讨,共话农食加工行业新机遇,挖掘农食发展新商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搭建全国性专业官方机构 为农食产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我国农食产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壮的问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2.52:1的比率相较于发达农业经济体还存在不小的差距,80%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更强大的组织保障及平台建设,汇聚产业链优势资源,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拓展更广阔市场空间显得尤为必要。
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深入参与者,李金祥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持续推动农食加工产业发展的工作,并对委员会的成立寄予厚望,他表示:“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委员会的工作中来,共同推动农产品的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实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大产业提供重要抓手。”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应乡村振兴而生,主业就是立足乡村、面向农民,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平台,通过开展人才培训、信息服务、企业对接、引进项目等活动,助力打造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环境、新风貌,促进乡村繁荣发展。中央农办原主任,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任协会会长。
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委员会的诞生,作为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举措,委员会也将进一步联合全产业链资源,以更加贴近产业需求的服务,为农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推六大领域服务 打造农食全产业链发展新动能
未来,委员会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推动农食加工产业现代化发展为使命,围绕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品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促进产销对接等方面开展工作,为农食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委员会秘书长彭南峰介绍委员会的使命与任务:“委员会的成立是响应中央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号召,服务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而成立,将进一步开启农食产业全新发展的新篇章。”
后续,委员会也将从展会平台建设、区域双招服务、产业园区运营、高素质新农人培育、行业标准建设、行业研究报告等六个方面,促进农食加工全产业链发展。
六大任务贯穿农食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以新农人培育提升产地端的标准化、市场化,形成更高的产业起点,区域产业服务则以筑巢引凤的方式,形成产业链条的补长、做强,标准化建设是产业发展的“指南针”“引航塔”,持续的行业研究观察则时刻以把脉问诊的方式,引导行业在更加健康、规范的轨道上前进。
彭南峰表示:“委员会将在协会的领导之下,在各位理事单位的支持之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产业发展的需求,写好乡村产业融合这篇大文章。同时,作为全国性的行业服务平台,委员会也欢迎广大产业同仁加入,共同在农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