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下称“报告”)对外重磅发布。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早睡早起FLAG”实现,平均入睡时间为23:14,平均起床时间为7:15,入睡时间较2022年提前近半个小时,起床时间较2022年提前超1个小时。
固定工作群体每晚睡眠时长最短
在分析睡眠状况时,就业状况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报告指出,无工作群体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最长,为7.49小时;灵活就业群体每晚睡眠时长居中,为7.4小时;固定工作群体每晚睡眠时长最短,为7.01小时。
报告显示,在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上,无工作被调查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8小时的比例为40.94%;固定工作被调查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8小时的比例为40.25%;灵活就业被调查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8小时的比例为56.16%。无工作被调查者报告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不足7小时”和“8小时以上”的比例是三者中最高的,灵活就业被调查者报告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8小时”的比例是三者中最高的。
从性别上看,女性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更长,固定工作群体和灵活就业群体中的男性的每天平均午睡时长更长。
就业状态 影响 睡眠习惯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群体睡眠时长背后的影响因素。从调研来看,就业状态的确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特别是睡眠习惯。从午睡时长看,无工作被调查者报告“几乎不午睡”和“60分钟及以上”的比例最高,固定工作被调查者报告“30分钟以内”的比例最高,而灵活就业被调查者报告“30~60分钟”的比例最高。
报告指出,无工作被调查者的生活节奏和压力程度各不相同,午睡时长呈现不同模式;固定工作被调查者则更加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求身体状态的恢复;对于灵活就业被调查者而言,30~60分钟的每天平均午睡时长可能反映了他们相对灵活的工作安排和生活节奏。
此次报告还关注被调查者的睡眠质量。在睡眠质量自评上,无工作被调查者报告“非常好”和“非常差”的比例是三者中最高的;固定工作被调査者报告“尚好”和“不好”的比例是三者中最高的。
资料显示,《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的发布得益于喜临门连续12年的坚持。2012年,喜临门启动“中国睡眠指数调查”。迄今为止,该指数已成为反映中国国民幸福生活的大数据。透过12年来的中国睡眠指数调查,喜临门深刻洞察了大众睡眠规律、睡眠偏好,看见睡眠问题背后复杂的社会因素和生理因素,并将研究结果用以指导睡眠科技研发。据悉,喜临门一直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精细化,推动睡眠科技的进步,从而改善不同就业群体的睡眠体验,助力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