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标段建设下足“绿色功夫”

来源:东方网    2024-04-24 15:51
来源: 东方网
2024-04-24 15: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为多角度记录工程影像,展示工程建设之美,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邀请新闻媒体走进建设中的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标段,了解项目进度、安全生产、质量环保及绿色施工举措,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即G4222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舒城(千人桥)至金寨(皖豫界)段项目,是国家组合立体交通网和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六安市有史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额最大的单体项目。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和襄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负责六安段二标段施工,起于G35济广高速,终于汤家汇镇夏家中塆皖豫省界,全长103.683K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桥隧比42.29%。

目前,六安段二标段包括东淠河特大桥、鲜花湖特大桥、牛山河大桥、马鬃岭枢纽、大别山隧道等关键线路在内的213个施工点位同步施工,11座拌合站、13座钢筋加工厂、6个预制梁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8座预制梁场正在建设中。

走进项目建设现场,东淠河特大桥桩基已连成一线,施工人员正在桩基平台上进行焊接工作,现场焊花飞舞、弧光四溢;大别山隧道前,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机械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景象;鲜花湖特大桥两个主墩“拔地而起”,承台上建设者争分夺秒助力桥墩“向上生长”。

“项目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沿线多为生态保护区,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原则底线。”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和襄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项目执行经理刘波介绍,为此,项目部制定工作方案,力争打造绿色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部严格按照审批要求,坚持“用多少、报多少、批多少、恢复多少”的原则,尽可能避开生态红线、基本农田;项目部、现场办公、生活设施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钢筋加工厂、沥青拌合站、水稳拌合站、梁场等优先设置在服务区场坪及主线上。

此外,项目部在隧道口、互通区、场站用永久植被绿化代替临时植被,极大减少临时道路、临时绿化“竣工即废”的问题。在和襄高速沿线山岭重丘区,项目部对农村原有道路拓宽、改建,既方便群众出行,又方便施工混凝土、渣土车等的运输,项目完工后还能继续留给当地使用,成为不搬走的便民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部通过智慧工地建设、信息化监测技术,对隧道、桥梁、路基等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指标,立即采取措施,有力守护大别山生态环境。”刘波称,如隧道施工中的有害气体监测、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时对水资源的影响、路基施工时的弃土堆放,钢筋加工场、拌合站、梁场等噪音控制,都能做到及时汇总、分类研判、有效解决。

2024年是和襄高速建设的决胜之年,也是决定2025年通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之年。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局面,项目部在坚持绿色为底色的基础上,全面开启项目建设“加速度”。刘波介绍,针对涉水、涉路等较为复杂的工程,采取先期开工的措施,减少气候对项目建设的影响;科学组织施工人员大干快上,全线现场施工人员近6000人;由于地处大别山区,岩石硬度过高机械难以挖孔,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多孔并进,加快建设进度。

据悉,六安段二标段工程建设推进顺利,大别山隧道于4月16日顺利完成斜井开挖,已提前32天进入正洞施工阶段;预计4月底,14个预制梁场全部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实现预制梁板生产智能化、管控智慧化,为项目主体工程加快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预计5月初,完成路基工程80%的工程量,完成桩基工程80%的工程量。

刘波称,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六安市联系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合肥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的战略骨干通道,极大改善沿线四个县区230万群众交通出行条件,为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