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爱在湾区》使人爱上大湾区

来源:东方网    2024-04-28 11:23
来源: 东方网
2024-04-28 11: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五洲传播有限公司新近制作推出的纪录片作品《爱在湾区》,以11集,每集30分钟的体量,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系列生动故事,令人看过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产生无尽的遐想。

依托内地,辐射连接港澳,建设一体化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对于港澳地区的进一步稳定繁荣,促进内地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均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世界版图上,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旧金山湾、纽约湾、日本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这些湾区是全球经济最发达、最开放、最活跃的地区。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以其独特的构成和区位优势,独树一帜,自设立伊始,便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几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正逐渐发展成引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大湾区战略如此重要,自然使其成为媒体长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关于大湾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历史展示甚至文艺类作品层出不穷,要策划制作一部聚焦大湾区变迁发展的纪录片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而纪录片《爱在湾区》把创作的视线投向了在大湾区生活的一个个平凡的人身上。以小见大,生动讲好湾区精彩故事;以点到面,全面展现湾区发展活力。用人的生存、发展,人的理想、情感,人的关联、情怀以及人的交往、融合,塑造出大湾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生机无限的可喜景象,进而使观众对港澳回归后,在祖国内地背景的有力支持下,持续发展繁荣的前景产生信心,对大湾区在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区位优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以生动的人物故事为前景,映衬出充满机遇、正以磅礴之势崛起的大湾区如何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伟大的事业,由人创造,宏伟的蓝图,靠人实现,拍摄纪录片讲故事,从具体的人物故事入手,也是更能吸引人的方法。纪录片《爱在湾区》重点介绍了来自湾区十一个城市的三十多个主要人物,分别讲述了他们在大湾区落地生根、创业发展、坚守传承的故事,有在东莞发展的香港青年,从活鱼包装出口开启他的新农人创业之路;怀揣功夫梦的非洲小伙Kevin来到功夫之乡佛山拜师学艺,感受这里的文化与发展魅力等,节目走近每个人的生活去讲述,从众多层面和人物故事角度勾勒出大湾区独有的一片美好图景。使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仿佛在透过一扇扇窗,产生一种人生如此精彩,我辈当奋力前行的激情。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爱在湾区》还独具匠心地塑造出一批全新的大湾区青年群体。可以说,这是本节目的重要特色。节目中呈现的数十名来自不同地方、从事不同行业的青年人,个个都是朝气蓬勃、健康向上。他们的共同点,是对眼前的事业与生活十分珍惜,对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希望。他们不论出身背景如何,在大湾区这个地方,都以新型的中国青年形象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这些青年人胸怀远大抱负、又能脚踏实地的精神。他们有个人生活追求,更有济世情怀;创造美好生活,却不以物质财富为重。这样的新型中国青年,以较大群体呈现,为近年来人物相关的节目中所少见,也改变了以往一些节目中谈及个人发展时惯常宣扬的所谓致富发财梦,以财富论英雄的陈规旧套,使个人发展的小目标与国家发展的大目标实现了很好的融合性对接。从对外传播的角度看,这有助于海外电视观众和网络用户了解中国的新一代,并从中深度感受大湾区的魅力,体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前景。

创作一部纪录片,立意是否高远,视野是否开阔,往往是支撑故事生动性最根本的因素。但立意与视野不能是抽象的表述和空洞刻板的说教,必须通过活生生可感知并且被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实现传递,大湾区的青年群体,恰是创作者传递他们对大湾区现在与未来认知的最好载体。

多年来,纪录片创作领域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方法论,即纪录片要讲好故事。在这个方法论影响下,国产纪录片创作品质有了长足进步,节目故事性不断增强带来的是观众群体的不断扩大和稳定,收视份额不断上升。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讲故事是方法,不是目的,“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是彼此关联不可偏废的两件事,高阶的目标是通过“讲好”故事完成讲“好故事”的任务。

以人说事,以点带面,虚实结合,层层递进,是“讲好”故事和讲“好故事”时要努力做到的整体要求。纪录片《爱在湾区》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数十个人物在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成长的生动故事铺展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许多关于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政府政策法规的出台与落实、粤港澳一家亲、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等多方面属于此类节目必须具有的“硬性”信息。叙事流畅,结构严谨,节奏明快,构图优美,声音丰富,对于塑造出大湾区整体自然、社会与人文风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可见节目创作者在高压力的创作过程中努力做到人物拍摄动感十足、角度变化丰富、节目声音饱满,加之节目中中国香港主持人的活力充沛、形象青春健康,采访风格亲切平实,交流自然顺畅,使故事有了更好的欣赏感受。

纪录片《爱在湾区》的解说也可圈可点。词语言平实口语化而又并不平淡,全片没有空话套话,更没有大话,生活化的语言自然流淌而出,易于为人接受,也便于译制为外国语言。“硬信息”的引入多在人物故事的恰当节点自然出现,以实实在在的人物故事为背景,恰在观众问题产生时刻。节目中还有许多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的“金句”,可见创作团队的用心。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在没有一句高大上语言或文学性描述的情况下,观众却完全可以自己感悟到,大湾区不仅是创业的热土、青春成长的空间、投资开发的好市场,也是适于生活的、充满温度的好地方。

观看《爱在湾区》,不禁使人联想到近年出品的另外一部优秀纪录片作品《无穷之路》,该片以香港青年电视主持人陈贝儿的视角,以亲身经历体验的方式,全方位透视了中国取得的另一项令世界瞩目的伟大工程:摆脱贫困。当我们把《爱在湾区》与《无穷之路》放到一起,连续观看,便会发现两部作品存在着异曲同工、珠联璧合般的特色。尤其当我们看到,两个生长于香港的青年主持人,踏足在祖国大地,与一个个扎根在这片热土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时,情不自禁地迸发出阵阵情感的波澜,我们更加体会到了这些作品的内在价值,即真实的生活,深入的观察,朴素的表达,往往会传递出超越优美文字和精致画面,足以直指人心的巨大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的精彩画卷正在展开,精彩人物层出不穷,精彩故事有待继续讲述,远不是一个系列十余集节目所能概括。纪录片《爱在湾区》的节目值得继续创作下去,这份“爱”更值得延续下去。假定此系列为第一季,应该说很好地完成了开篇的任务,为后续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新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中,看到更多代表未来的关于产业升级、新技术开发、高价值产品、高阶人才培养、老幼人群生活、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港澳面貌等方面的好故事。

如果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出看过《爱在湾区》后的感想,那就是,我爱大湾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